历经磨难 痴心不改——访归侨老作家白刃

记者 璞  玉

    从剧本(兵临城下>开始了我们的话题,瞬间先生满腹的人生感慨和着那侃侃而谈的余音使弥漫在这20余平方米的客厅之中……苦涩的飘泊白刃,原名王寄生。1918年生于现福建省石狮市,8岁起读过私塾。童年的他就初尝了人世的艰辛,母亲早逝,父亲出外谋生,祖母双目失明。不满14岁时,为了求生,随叔父飘洋过海,来到菲律宾。出洋谋生的“小番客”苦不堪言,童年曾在私塾读过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使他不晓得渺茫的“人上人”是何等模样,却饱尝了“苦中苦”的滋味,学徒的“功课”无非是劈柴、推磨、倒便桶、和摇摇晃晃抬着超过自己身体负荷的大米包。一次江边失脚,几乎被淹死。幸好遇上两位菲律宾姐妹,将他救起,并且留在家里精心照料着。菲律宾人民无私的情谊慰藉了这颗苦涩的童心。为此,他差点被召为过门女婿。1934年他到马尼拉半工半读,翌年人华侨中学,靠名列榜首取得免交学费的资格。在学校他开始接触了大量书籍,其中有鲁迅的《呐喊》,孙中山丛书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员、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国立教师董冰如的影响下,参加了抗日救国组织,他的第一篇小说《饥饿的孩子》发表在《华侨商报》,继此之后,还发表了诗歌《灵魂的呻吟》等均是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
    他热爱、陶醉、眷恋着蕉风椰雨的异国他乡,然而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他得知自己的祖国遭受日寇铁蹄践踏之时,难以平静的一颗爱国之心,促使着这位热血男儿辞别了亲友、同学,投入苦难的母亲的怀抱。

投笔从戎的曲折之路

    1937年春,他满怀抗日救国的热切期望,来到南京“应征战地服务团”,因无“殷实店铺担保”而遭拒绝。他叹“报国无门”,无奈只好返厦门考入集美中学。次年,因发表一揭露国民党黑暗腐败的文章而被迫离开学校。“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经过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日夜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他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继到冀东南敌后根据地。1939年入山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动荡的战争环境和繁忙的工作中,他创作了诗集《铁脚团长》,小说集《生死一条心》,报告文学集《无敌英雄》等。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时间精雕细刻,没有在词藻上下功夫,只有真实的感情和朴素的语言。”应该说人民对它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实情况,会永远铭刻在心的。

追求与磨难

    纵观历史,但凡对人类有过杰出贡献的人,其漫长的人生旅途并无坦途可行。1950年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正式出版了,茅盾同志为书作了序言。然而,荣誉却与坎坷交织着,作品刚刚问世,迎接它的便是开始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几经磨难,直到1979年这部作品才得以再次出版。
    自《战斗到明天》被批判以后,白刃被下放到农村水利建设工地,直至1962年他被召回从事创作,话剧《兵临城下》先后在全国许多城市公演。公演期间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三次观看,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话剧《兵临城下》的成功,奠定了白刃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此期间正值白刃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
    天有不测风云,《兵临城下》被江青等人点名批判,接因而至的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回顾这风风雨雨的20几年,白刃种过地、种过茶,养过猪,放过羊。他曾被划为“漏网右派”。文革中被定为“三反分子”。拷打、逼供、坐喷气式无一幸免,然而在他心灵屡遭暴风雨袭击之时,他并末沉沦,在执着追求的同时默默忍受着无穷的忧虑,在强大的高压之下,笑傲人生。真可谓“严霜降处,难伤夫翠松青竹,烈火焚时,不损其良金“璞玉。”

暮年壮心不已

    “旭日高照阴霾散,又是春天”。白刃先生在它所作《浪淘沙·怀乡曲》一词中,抒发了他对时代的感慨,正如丁玲对他的评价:“他尽管道受过曲折,但仍孜孜于写作,写出了成绩,他不愧是我们党、我们解放军培养出来的一个坚强的,值得爱护和尊敬的文艺战士。”
    在白刃40多年的创作生活中,主要作品有戏剧《白刃剧作选》、《糖衣炮弹》、《白鹭》、《香港之梦》、诗歌《前进的回声》、《野草集》、长篇小说《南洋飘流记》、《激流》;散文通讯《香港见闻》、《永不凋谢的花》;传记文学《罗荣桓元帅记事》;电影文学剧本《兵临城下》等约300万余言。
    改革开放以后,他仍勤于笔耕,长篇巨作续集《战斗到明天》今年将被出版,此事了却了先生多年的夙愿。今年4月先生亲自带团去舟山群岛采风。面对已78岁高龄的文坛老将如此雄心勃勃的从事创作,实在令人钦佩不已。这使人想起—句名言“只要一个人还有所追求,他就没有老。”
    先生离休后,除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外,还不甘寂寞地身兼一些社会职务: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宣传委员深圳市归国侨联顾问、菲律宾菲华文联顾问等职。
    为促进中菲文化交流,先生在访菲律宾时,在马尼拉《世界日报》举办文艺讲座;在探亲访友之时,与故人叙旧,游览名胜风光,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在马尼拉还举办“签名售书”活动。通过出售《永不凋谢的花》这本书,介绍菲律宾的历史、地理与民情风俗;记述中菲人民友好往来。
    采访的归途,掩卷而思。先生数十载业绩卓著,却也是历经磨难,然而无怨无悔。无疑在他无私的心底有一个永恒的信念,那就是——“我的根已深深扎在祖国这块土壤里!”

《华侨商报》1996年6月22日  

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