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到明天——记军旅作家白刃

张世英

    对于话剧、电影《兵临城下》,人们是不陌生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江青点名为“大毒草”,首当其冲遭到了批判,“名扬全国”。
    30年后的今天,我有幸见到了它的作者白刃。只见他思维敏捷,精神充沛,一点也看不出是80岁的人。谈到《兵临城下》,他深情地说,这部反映辽沈战役的话剧,1962年在北京演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先后看过3次,又找我到中南海谈话。他热情地肯定了《兵临城下》,还详细地谈了对改编为电影的意见。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指导下,电影《兵临城下》于1964年上映,受到广大观众欢迎。虽然在黑白颠倒的“文革”中《兵临城下》被点名为“大毒草”,作者被打成“三反分子”,身心受到迫害,但白刃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始终充满着信心,坚强地生活着。
    白刃,一生颇多坎坷。他1918年生于福建泉州。14岁随叔叔飘洋过海到菲律宾谋生,做苦力、当学徒、卖报,在苦难中挣扎。凭自己做工挣来的钱进了中学,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这个热血青年毅然回国,奔赴延安投身于革命洪流中。
    他本名叫王寄生。1940年八路军115师在山东白彦和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最后战士们以拼刺刀肉搏战获胜。他作为随队新闻干事参加了这一战斗,深受感动。遂在自己写的通讯上署名白刃。以纪念这次战斗,从此白刃就成了他的名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转战于山东和东北,写了大量为收复国土斗争的通讯报道。建国后,他又写出了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保卫家乡,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大熔炉中如何改造、成长为革命战士为内容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不想作品出版不久,1951年在“左”的影响下;成为被批判的小说之一,戴上了“歌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歪曲工农兵形象”。宣扬“人性论”等帽子,他自然陷入磨难之中。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白刃已告别青春年华,成为花甲老人。但他不忘一个战士的责任。参加了(罗荣桓传)的写作,写作出版了《罗荣桓的故事》、《白刃剧作选》、《白刃小说选》、诗集《野草集》、小说《我的菲律宾姐妹》、《南洋飘流记》;以及一些散文、通讯等。古稀之年的他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开始了新的白刃战—创作(战斗到明天)续集。
    现在,30万字的小说《战斗到明天》续集,已出版并和广大读者见面。这位部队老作家,像一个肩负重担的登山者,终于爬到了山顶。他感慨地说,经历了半个世纪;完成了小说续集;面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父老乡亲,共同战斗过牺牲了的战友,总算还了一个心愿。     
    白刃,一个坚持战斗到明天的作家。

《中国土地报》1998年8月11日  

作家心爱的琵琶

张世英

    部队作家白刃,可谓知名人士。早在1951年,他的小说《战斗到明天》,就在《人民日报》上被点名批判。他执笔创作的话剧《兵临城下》,1966华被江青点名为“大毒草”,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开场锣鼓,更是名扬全国。
    最近,有机会拜访了这位早已闻名的老作家。在他书房一个玻璃柜中摆着的两把琵琶,吸引了我。老作家看我有兴趣,遂介绍了其中的一把琴。这是他1949年随军进入北京城后,在旧货摊上买的一把质量十分好的琵琶。他拿出了琵琶让我看,这把琵琶虽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却完好无损,可想见出,主人对它的珍爱了。
    这把琵琶可不是作家作为文物收藏,而是用来弹唱的;白刃在遭受批判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在积极修改小说中,1954年曾向著名琵琶专家李廷松学习弹奏琵琶,抒发情怀。因为他在少年时学过南琵琶,所以学北琵琶自然有基础。琵琶传友情,作家与演奏家成了好朋友,可惜多年前李廷松逝世,白刃今日谈起十分惋惜。
    1958年,我军炮击金门后,白刃到福建前线深人生活。他不只用笔讴歌解放军指战员的英勇,还身背琵琶。出入于前线阵地,以演奏《我是一个兵》、《霸王卸甲》、《塞上曲》等琵琶曲,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梅阡、吴雪等一些著名演员一起慰问演出。鼓舞着前线指战员的战斗热情。
    白刃为什么喜欢琵琶?因他的家乡是流行高甲戏、南音的福建泉州;叔父又是吹唢呐的能手,常领他参加演出活动,受其影响也能弹弹唱唱了。14岁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在华侨中学半工半读时,这位爱国青年作为学校文艺队积极分子,以自己的嘹亮歌声进行宣传,还演过聂耳、田汉的《梅娘曲》。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华北时,白刃毅然从南洋回到祖国,历尽干难万险于1938年10月到了延安,投身于革命洪流中。延安是歌的海洋,在延安抗大学习的他,不仅大唱抗日救亡歌曲,还创作了小歌剧演出:说到歌剧,白刃也极有兴趣。1958年到荆江水利工地体验生活,他写了《荆江风浪》、《莲花湾》、《探亲假》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歌剧,鼓舞建设者的劳动热情。
    老作家1983年到菲律宾探亲访友,看到源远流长的南音;在东南亚一带影很大,遂以乡音传情,加强海内外联系。他作为发起入之一,促成了1984年在福建泉州举行的海内外人士参加的南音研讨会,并被选为中国南音学会顾问,为弘扬民族文化,海内外南音交流,牵线搭桥做了不少的工作。五十年后,80高龄的他创作的《战斗到明天》小说续集也于去年出版,真可谓是一位战斗到明天的作家!

《音乐周报》1998年8月14日  

战斗到明天
访电影《兵临城下》编剧白刃

本报特约记者张世英

    白刃这个名宇,早在建国初期就广为人知了,因为他的小说《战斗到明天》1951年在《人民日报》上曾被公开点名批判;他执笔创作的话剧、电影《兵临城下》,1966年又被江青点名为“大毒草”,作为“文化革命”的开场锣鼓而名扬全国。
    在知道白刃这个名字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位八十高龄的老作家。

坎坷漫长的路

    当谈起《战斗到明天》,他感慨地说,这部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如何改造成为革命战士的过程,可以说是建国以来较早地涉及到知识分子改造这一主题的作品。我国文学巨匠茅盾为其题写书名,并在序言中写道:“‘五四’以来,以知识分子做主角的文艺作品,为数最多,可是像这部小说那样,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争环境中的知识分子的却实在很少。我觉得这样一种题材,实在也是我们整个知识分子改造的历史中颇为重要的一页,因而是值得欢迎的。”
    然而,这部书出版不久,就撞到了“枪口”上。在1951年所谓“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中,此书被认为是“歌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丑化工农兵形象”、“人性论”等等。在一片批判、责难声中,茅盾虽也指出其中的不足,但他还是热情地鼓励作者:“鼓起最大勇气把小说改好。”这如同甘露滋润心田,给了白刃以力量,他下决心重新改写。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后,本应划上句号,由于在书中“后记”中写了几句内心真实的话又遭了殃。这回不仅仅是思想认识问题了,又上升为“漏网右派”,使他陷人了灾难之中。他被下放到农村种菜、养猪、放羊,可是他始终没有消沉、停笔,只要有可能就继续创作。不久,他执笔创作反映辽沈战役的话剧《兵临城下》,在文艺政策宽松的情况下,获得了演出机会。沈阳话剧团被调进北京演出,引起轰动。接着全国有二十多个城市上演了这部戏,电影厂又将其拍成电影,一时间《兵临城下》热遍中国。白刃被调回解放军总政治部,恢复了军籍、工资。正当他的创作进入旺盛时期之时,风暴又迎头而来。林彪委托江青炮制的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把《兵临城下》定为两个“坏戏”之一。“罪名”是美化敌人,宣扬和平主义、投降主义,反对武装斗争,成了“全国共诛之”的对象,白刃也成为“三反分子”,遭到了无情的批斗,并被关押、监督劳动,身心受到严重的迫害。
    开始,白刃想不通,后来他才逐渐明白,批判《兵临城下》是把矛头对准周恩来总理。因为周总理对话剧《兵临城下》十分关心,先后三次观看演出,并在中南海接见了白刃,进行亲切的谈话,在肯定的同时,又详细地谈了对改编成为电影的意见。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指导下,电影《兵临城下》于1964年国庆节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困难中,想起周总理的教导,更坚定了他斗争的信心。

归侨的赤子心

    白刃能创作出反映人民军队的小说、话剧,正是缘于他有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他是一个军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转战于山东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与战士生死与共。
    作为归侨的白刃,1918年生于侨乡福建泉州。14岁时随叔叔飘洋过海到菲律宾谋生。然而异国生活并不容易。他当过学徒、当过苦力、卖过报,流落到马尼拉之后,考上了华侨中学,凭考试第一得以免交学费,而书杂费则要靠卖报、打工赚钱来交。白刃在学校的一位共产党员老师的思想影响下,加上从党所领导的《救国时报》上看到的宣传抗日的主张,使他思想上对党有了初步认识。后来,他积极参加学生救亡活动,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进行宣传。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白刃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祖国,历尽千难万险,于1938年10月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本来组织上要分配他到鲁艺搞文艺,因他一心想上前线打仗,他才到了“抗大”学军事化学,毕业后即随八路军问
师奔赴山东抗日根据地;不久调到了师《战士报》当记者,又放下枪杆子拿起了笔杆子。
    说起他的名宇,还有一段小故事。他原名叫王寄生。1940年八路军115师在山东与敌人展开了一次激烈的战斗,最后,战士们用刺刀肉搏才获胜。白刃参加了这次战斗,受到了战斗的洗礼。他们战斗的地址叫“白彦”,战斗又是白刃战,他遂在报道这次战斗的通讯文章上署名为“白刃”,以纪念这次战役和自己战斗的决心,从此,“白刃”代替了他的本名。

白首红心志不移

    当年,曾分配他当这个长、那个长,但他推辞了。他只想一心用笔写春秋 尽管因之惹了祸,遭了殃,可他矢志不渝 雨过天晴 老作家获得彻底平反之时已是花甲之年
失掉的职务、级别等尚未得到恢复,他就投入了新的战斗,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先后出版了《罗荣桓传》、《罗荣桓的故事》、《白刃剧作选》、《白刃小说选》、诗集《野草集》,小说《我的菲律宾姐妹》、《马尼拉之恋》、《南洋飘流记》以及许多散文通讯作品。
    古稀之年的老作家,又开始了“白刃战”——创作《战斗到明天》续集。1997年这部30多万字的集子终于出版了,他像一个负重的登山者,终于爬到了山顶!老作家感慨地说,一部小说经历了半个世纪,老作家感慨地说,一部小说经历了半个世纪,从青年写到老年,这在文学史上恐怕是少有的。我在见马克思之前能写完,也算了却了我一生的心愿。

《退休生活》1998年第11期  

白刃续写《战斗到明天》

张世英

    白刃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续集,与第一部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在他八十高龄之际出版。饱含着他不平凡的经历、人生。
    他是华侨。一九一八年生于著名侨乡福建泉州;十四岁随叔父漂洋过海到菲律宾谋生,当学徒、卖报、干苦力,在苦难中顽强地挣扎。在华侨中学读书时,由于学校共产党员教师的影响他参加了学生的救亡活动。
    他是战士,当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际,热血沸腾的白刃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祖国,历经千难万险于一九三八年十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因想到前线去战斗,他不去鲁艺而到了抗大学习军事。然后随八路军一一五师奔赴山东根据地。由于工作需要,不久便被调到《战士报》当记者。
    他原名王寄生。一九四○年他参加了一一五师与敌人的一次争夺战,仗打得十分激烈,最后战士们拼刺刀与敌人肉搏。战斗是在山东白彦打响的,又是白刃战,他在所写的报道上署名白刃,既是纪念这次战斗,也表示自己战斗一生的决心,从此《白刃》代替了他的原名。
    他是作家。五十年代初就出版了反映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文学巨匠茅盾为此书题写了书名并作序六十年代初,白刃执笔创作的反映辽海战役的话剧《兵临城下》,曾在全国近二十个城市上演。周恩来总理先后三次观看《兵临城下》热情地给予肯定,并对改编为电影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簿。
    白刃的一生,苦涩和辛酸,遭受过不少磨难,但是关于这些他只说了四个字:无怨无悔!这些年来,他写作出版了《罗荣桓的故事》、《白刃小说选》、《白刃剧作选》,诗集《野草集》、小说《我的菲律宾姐妹》、《马尼拉之恋》、《南洋飘流集》、《啊!香港》及一些散文,通讯等等,但他始终不忘完成《战斗到明天》续集。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1月20日  

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