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韧”成书——读《战斗到明天》

上海普陀教育学院 欧家斤

    我从事茅盾研究,知道《战斗到明天》第一部序言是茅公所作,其羡慕小说作者。目前看到白刃新著的《战斗到明天》续集自序,才感到小说作者并不幸运。小说第一部连续遭到三次批判,作者被逐出部队,送西北劳动改造。历经坎坷,并没有磨掉他的意志。他意识到自己已来日不多了,把原定的“三部曲”压缩为续集。他花了十五年时间,终于在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完成了近50万字的续集。故有人称他为:“白刃者,‘百韧’也!”名副其实。
    小说以洋诗人沙非、女青年林侠等为主要描写对象,写出了知识分子在军队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历程,描绘了一组非常可爱的人物。
    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多姿,很有可读性。作品分三大块:前七章写武工队在敌占区打伪政权、筹过冬款;十章到十四章写反包围战;十五章后转入第三阶段,写转入反攻。武工队在敌占区活动,智取赵福士、歼灭“无极道”,颇有《水浒》的味道。天门崮那场反包围战,写得层次分明,惊心动魄,有声有色。转入反攻,也不是像秋风扣落叶似的那么容易。攻打刘黑七、沙非受伤;黑洛子山失利,牺牲了多位战士;泗水久战,军区政委王国祥殉职。
    作者手法细腻,无论是写人还是绘景。作者的“识”与“胆”,在作品中也得到体现,令人钦佩。今年5月13日,纪念项英同志诞辰100年座谈会在人民人会堂举行,充分肯定了项英的功绩。在作者写小说的年代里,项英还一个遭贬抑的对象,最著名便是长篇小说《皖南事变》。白刃在小说中明确写到:副军长项英牺牲。这种举动,的确是要有高深的见识和无畏的勇气。

《文学报》1998年10月22日   

百折不挠  忍辱负重——喜读《白刃文集》

上海普陀教育学院 欧家斤

    我在研究茅盾过程中,得知白刃同志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是得到茅盾好评的。为此,我专门仔细研读了《战斗到明天》上部和下部,觉得作者刻画的林侠、辛为群和沙非形象真实可信,英勇事迹可歌可泣。因而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白刃是专门写作长篇小说的印象。至于《兵临城下》剧本,尽管当时在60年代名气很大,但作为晚辈的我,一直没机会拜读,故在脑海中没留下什么印象。
    年前有幸得到并拜读了《白刃文集》,得以窥探了他创作全貌。《白刃文集》卷帙浩瀚,共七卷本四百万字: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卷(3部),第三卷为中短篇小说卷(短篇26篇、中篇1篇),第四卷为话剧(7部),第五卷为剧本(3部)、唱词(三部)和诗歌(130首),第六卷为纪实文学和故事(五部),第七卷为散文和创作理论(133篇)。
    粗读作品后,我深感白刃是百折不挠、忍辱负重,才推出七卷本四百万字的《白刃文集》巨著。我有如下的感想:
    白刃作品情节性很强,引人入胜,使人爱不释手。不仅他的小说、剧本,讲究情节,而且不少散文也讲究情节。如他回菲探亲所写的《永不凋谢的花》中的《四十年的梦》、《好事多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尤其是其中的《巴布里加的黄昏》片段:作者寻找菲律宾妈妈、两姊妹和小弟弟,最终从小弟弟口中得知救命思人母女三人早已离开了人世间的不幸结果。我们把这不幸结果与作者在《我的菲律宾姐妹啊》中对这母女三人善举的描写对比来看,令人悲痛万分!所以,阅读白刃作品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作品情节性很强,引人入胜,使人爱不释手,原因是作者采用了“互见法”描写手法,把人物细节情节在作品前后时常出现,互相关联,加深了读者印象。林侠、辛为群和沙非形象的塑造,手法就是如此。
    白刃作品语言平实、流畅。尽管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年代和地区,但我们今天阅读仍很轻松,没有障碍。不像有不少作家以前写的作品,现在读起来有些困难。白刃用平实的语言塑造出的人物令人难忘。其作品并不是靠美丽的形容词来表现人物,而是靠把握人物特点来征服读者: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如短篇小说《谁是敌人》和《为着活下去》,作者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手法塑造了主人公生动形象。这些人物性格是爱憎分明,都是成长着的英雄,是解放军大熔炉里培养出来的英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语言平实、流畅,体现了生活的自然态语言,这是作者深入生活所得到的馈赠。
    白刃作品富于真情实感,源自于他对所写的人和事是真的发自内心的爱和恨。如他从小目睹旧社会黑暗,开始用诗歌和小说喊出心中的不平。他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组小说,是耳闻目睹了许多英雄人物后,在感情激动时动笔写的。1957年,他在福建前线,看了两张照片:一张半身相,是个美丽的姑娘;一张全身相,是具可怕的尸体。原来这两张照片是一个人,姑娘是女护士,为掩护党的领导人被捕杀。作者看后很感动和气愤,访问了与她有关的地下工作者,写了一篇《党的女儿》报告文学。作品尽管发表了,他仍感到不满意,觉得还没有抒发完对英雄的敬意。后来遇到金山为青年艺术剧院约稿,他便以女护士为模特,编写了话剧《白鹭》,并作了五次修改。
    白刃作品体裁的多样性,体现了他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他在战争年代,主要从事新闻工作,业余时间写点短篇小说和诗歌,也写个把小戏。他解放初完成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后,深感当时工农兵文化水平,阅读长篇小说有困难。他考虑如果通过说唱演出,作品就容易为他们接受。于是,他写了两篇大鼓词《小铁腿长征记》和《沉冤记》,写了话剧《糖衣炮弹》。话剧《糖衣炮弹》剧本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军内外文工团和全国各地剧团,纷纷上演;不少地方戏和演唱团,也移植演出。观众的欢迎,使他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了多部话剧,其中《兵临城下》最为著名。
    最后要强调一点的是,白刃作品显示出他富有斗争精神。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战斗到明天》出版后遭到《解放军文艺》和《人民日报》批判,说他违背毛泽东的文艺方向。他并不气馁,花了几年功夫改写,使《战斗到明天》再版,四十年后又推出《战斗到明天》下部。他于50年代末写的《兵临城下》正碰上“庐山会议”形成的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作者成了漏网右派,送到北京郊区劳动,话剧被扼死在摇篮里。1962年春天,作者得以平反,又修改话剧。他终于使话剧在全国走红。他富于斗争性,也体现在文艺观上。他在《今天,更须要讲话》中,对文艺界形形色色的怪状进行了批判,倡导“真善美”的精神食粮。他在文集自序中又强调了这点:“我希望有良心的作家,都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振兴中华倡导精神文明当吹鼓手,为推动历史前进出点力,即使不能把文笔当匕首、当投枪,与一切丑恶作战,也应给读者以真善美的感受。”
    白刃在文集自序结尾谈到了出版目的:“60多年写的作品,尽管水平不高,而且屡次被左棍子打击,但多是来源于革命生涯,写的是工农兵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斗争,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因此经过战友和同志们的鼓励,在亲友的帮助下,我还是文集付印,不求起多大作用,但愿后代能知道革命前辈的事迹。即便为后人留下点资料,也算尽点绵薄之力。”
    我阅读完文集,认为作者“愿后代能知道革命前辈的事迹”的目的完全能够达到!

真实·发展·崇高——评沙非形象的塑造

上海普陀教育学院 欧家斤

    拙著《茅盾评说》第91页写到“带来麻烦的序”,介绍茅盾为白刃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写序而受到连累的事。白刃为此深感不安。茅盾在《人民日报》上公开指出这个题材是有教育意义的,使作者深受鼓舞,下决心要把此书修改好。1958年《战斗到明天》修改本问世,十年浩劫中又受到批判。1982年此书出了三版,作者特地附上茅盾为此书初版所写的序言。茅盾在序中除了有许多褒奖外,亦指出了其中的不足:“……通过书中的故事,我们看得最清楚而且最受感动的,是他们在一次一次严酷的考验之下都胜利地出来了,至于他们在每次考验之后,思想上有何显著的进步,则书中的描写似乎不够具体,也就是说,形象性似嫌不足。”
    作者在茅盾逝世一周年所写的《忆茅公的教诲》文章结尾表示到:“茅盾先生逝世一周年了,想起他为我的长篇小说付出的心血,想起他对我的关怀和教诲,只有鼓起更大的干劲,在有生之年,写好《战斗到明天》的续篇,写出更多为人民所需要的作品,为中国四化贡献微力,以此来回答茅盾先生对我的培育和期望。”(见香港1982年3月19日《文汇报》)
    经过15年的拼搏,作者在年近八旬的耄耋之年,终于捧出了近50万字的《战斗到明天》续集。作者在自序中非常欣慰道:“写完《战斗到明天》续集,我像一个肩负重担的登山者,终于爬到山顶,长长舒了一口气。
    1980年我在本书第一部《三版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一部长篇小说,经历了30年的风波,作了重写和修改,从青年写到老年,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这在文学史上,恐怕是一件怪事!十年浩劫,夺去我的精力和时间,期望向四化进军之际,能保持安定团结,使我在见马克思之前,能完成小说的续集,还了一件心愿。’
    我庆幸15年后能够还了这件心愿,写完了续集,没有开空头支票,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战友,告慰茅盾先生在天之灵。”
   通读完《战斗到明天》续集,我觉得这是一部精品,无论从思想性来看,还是从艺术性来看,都有许许多多之处值得赞美。从思想性来看,作品细致地写出了沙非等人是如何在国仇家恨的背景下浴血奋战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这个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的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是千千万万抗日军民用鲜血换来的!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从艺术性来看,作品内容紧凑 、环环相扣、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使人爱不释手。
    限于篇幅关系,拙文集中探讨沙非的形象,由此窥探《战斗到明天》续集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价值。茅盾在序中批评的“形象性似嫌不足”的现象,在续集中得到了克服。白刃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沙非,通过不同的情节,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镂刻出他的性格特征。作者对沙非形象的塑造,不是用叙述方法来介绍他的面相和性格,而是写他的声音笑貌、一举一动,使人读完后能够想象出他的形象,爱上他这个形象。

真实

    真实,是一部作品的生命。一位同作者在山东沂蒙共同抗日的老战士评价续集时说:“我认为这部书的最大特色是真实感。这部书说出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能说出的最多的真话。”这是很高的评价,也是很恰当的评价。沙非形象的塑造,也是充满了真实感,使之可信、可爱。小说从多方面真实地描写了沙非的性格:
    生理方面:沙非是个年轻旺盛的小伙子,尽管把国仇家恨放在首位,让行军作战压抑着情欲,但也有流露的时候。因为他是人,而不是神。作品在这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没有“禁欲”,也没有“纵欲”;既超越了以往同类作品的不足,又显示了与当前文坛“性泛滥”的区别。沙非在行动上拒绝了尤寡妇的挑逗,但在内心世界却又掀起了涟漪。请看沙非的心理活动:“那天下午被尤寡妇挑逗,夜里梦见握着她那白生生的奶子,醒来时翻来覆去睡不着,懊悔没有跟她试一试……转想部队严格的纪律,不能以身试法,一失足千古恨呀!”(见小说第41页)。
    《战斗到明天》续集主要是写战争的,沙非性格的真实性在此得到集中体现。沙非参加武工队到敌占区,碰到敌人的突然盘问,有点招架不住:“吃了一惊,心里发慌,说话有点结巴”。部队实行“精兵简政”,沙非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割断了个人的恋情,来到了基层连队。在连队练习投掷手榴弹,手榴弹在他背后滑掉,砸着战士额头。在第一次战斗中,他紧张的忘了拉弦,投了哑弹。在攻打刘黑七战斗中,看到俩位战士受伤,他便要亲自带兵冲向敌阵,情绪非常急躁。黑络子战斗,他不够沉着,一个劲儿带着部队往山上撤,没有组织掩护,以致部队乱了套,伤亡了多人。
    自然,作品也写了不少符合沙非个性的事例。他经过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战士是文盲,便编了《新三字经》授课,受到战士们欢迎。他受伤来到医疗所,不负林侠的嘱托,把自己原先办好军人俱乐部方法搬到这里,深受伤员们好评。他读了《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能学以致用,提出了智取爬石崖的战斗方案;拔除爬石崖的捷报,受到首长的嘉奖。

发展

    人物性格是否有发展,这是评价人物塑造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年《林海雪原》风靡一时之际,茅盾却写下了以下的评价:“《林海雪原》--突出地写出了少剑波、小白鸽(白茹)、刘勋苍、扬子荣等等,英雄气概和少女的神采,都比较好。但总得说来,这些人物都不深刻,性格的发展写得少,几乎没有发展。”(茅盾遗稿《读书杂记》,见《茅盾研究》丛刊第二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
    沙非形象的出现,从头到尾是一个发展着的性格,而且是一种螺旋式的方式发展的,因而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发展,可以分为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成长阶段:沙非对此小结道:“下连队以后,才渐渐明白自己除了多读了几年书,多识几个字,并不比战士能干。上次在岭上打鬼子,听见炮弹从头上飕飕飞过,我不由自主缩头打颤,旁边有个战士看见了说,听见飕飕叫,炮弹早飞远了。这次打双亭,天亮了我带着三排冲进来,正向前跑步,九班长刘纯厚忽然使劲抱住我,我心里很生气,他指着一米外前方的松土说声‘地雷’。战后工兵在那里果然挖出一个地雷。”(见小说第229页)
    作品开始描写沙非到敌占区工作,显得稚嫩。他瞧着那日本军官,想起东北家乡沦陷十年,父老兄弟在日寇铁蹄下呻吟,想起母亲被糟蹋致死,父亲在大兴安岭打游击……国仇家恨的烈火烧红了眼睛,不由往腰里一摸,皮带上没有枪。幸亏领导怕他缺乏经验,暴露了身份,赶集前叫他把手枪留在队里。碰到敌人的突然盘问,沙非吃了一惊,心里发慌,说话结巴。
    沙非下到基层,出尽了洋相。他不会玩单杠,从上面掉了下来。他练习投掷手榴弹,第一个离目标差几米,第二个偏右十几米,第三个滑掉到后面战士的头上。他将手枪卸开,擦完油怎么也装不上去,弄得额头出汗,还是没有摸到门道。他第一次带队打仗,面对落在自己右侧吱吱作响的手榴弹,不知如何是好,恐惧地贴着地面。他身旁趴着一个战士,爬起来抬脚将冒烟的手榴弹踢跑。
    沙非在战斗中成长。在奔袭双亭战中,鲁南独立团午夜包围了敌人,出其不意攻进据点,俘虏伪军300多。在这次战斗中,沙非机智灵活、指挥得当。他指挥的第三排,活捉了50多个敌人。
    成熟阶段:当他得知上级有调其回机关的意图时,他带有小结地说道:“最好是不要调动,我在连队已经习惯了。说来奇怪,刚来部队那阵子,听说要打仗,心里很紧张,也有点发怵。在机关工作,每次动员战斗,我都请求到前线,心情很复杂,兴奋、好气,也有点害怕。考验一个军人,要看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我当然不会当孬种。可是当子弹在头上飞过也会缩头,炮弹在附近爆炸很受震动。那时,我是以记者和诗人的身份去参战,想在战后写点东西。现在不同了,我是一个连队指挥员、是个战士,听了枪炮声心情振奋,很像音乐家听到乐曲……”(见小说576页)
    在双亭一战后,作品描写了沙非智勇双全的非凡业绩。
    在攻打刘黑七司令部小圩子遇阻时,沙非身先士卒爬上了一栋大房子的屋脊,仔细观察地形,看见东面有一排房子连接小圩子。他便果断地安排部分战士佯攻,部分战士穿墙挖洞爆破。战士们在沙非的正确指挥下,边沿房子穿越,边组织佯攻,不久便把围墙炸开。围墙被炸开,八路军潮水般涌进来。
    沙非毕竟不同于工农干部,他是知识分子,在打仗中显示了知识的的力量。毛泽东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反之,文化人的出现,可以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小说生动地写出了这点。他参加武工队到临沂活动,弄到一本《孙子兵法》,带在身边时常翻看,很有启发。住院期间,他又重新阅读《三国演义》,觉得八路军游击战中许多打法,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当领导征求他攻打爬石崖意见时,他献计道:利用爬石崖敌人写信求援要饷银的机会,派一个排穿着伪军的衣服,打扮成援兵,叫俘虏带路星夜赶到据点叫开门,乘敌人不备冲进去,迅速歼灭保安队。此机果然奏效。智取爬石崖,打了不到一小时,是一场漂亮仗。石牛山的伪军想反正,沙非脑海里老是翻腾着《孙子兵法》,想用“里应外合”的方式智取。他提议派爆破手混进石牛山据点,三更半夜把大炮楼炸掉,同保安队里应外合解决日寇,然后把队伍拉出。大家采用了此计谋,端掉了此据点。石牛山据点的覆灭,使滋临公路线日伪军闻风丧胆,引起临沂敌寇的恐慌。
    沙非过五关斩六将,也有败走麦城的日子,作品写出了人物性格复杂的一面。黑络子山一战失利,使沙非元气大伤。由于他的指挥无能,损失了六条年轻的生命,十多个同志受伤。他反省道:上山前如果能组织好队伍,进行轮番掩护,可以给敌人很大的杀伤。自己读过《孙子兵法》,还读过一些战役战术的军事著作,怎么忘了上山前布置掩护部队?敌情紧急,深沟高崖,是客观存在,但主要是自己不沉着,遇到紧急情况惊惶失措。悔恨、懊恼、羞愧,像三条鞭子抽打着他的心,像沉重的铁块压在他心里,使他头昏目眩,压得他喘不过气。
    小说最后描写的泗水之战,重笔描绘了沙非的形象,给沙非形象的完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泗水之战战到关键时刻,前进的部队受到敌人阻击。时间在难耐的焦躁中缓缓溜走,炮火跟着慢慢静止。两次送炸药不奏效,伤亡了五个勇士。剩下最后一个组,再不成功,会影响整个战局!责任太重了,不能丝毫懈怠!沙非忧心忡忡,焦急万分,决定亲自跑到前面观察。他不顾同志们的阻拦,在炮火中穿行,到最前沿侦察敌情,指挥部队实施打击。沙非冒着生命危险,指挥部队实施连续爆破,终于把大碉堡炸塌了,为解放泗水城扫清了障碍。此时,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沙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崇高

    崇高,永远值得我们追求,永远值得作家颂扬!因而,赞美“崇高”成了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问题是,作家们该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崇高?当年长篇小说《苦菜花》风靡一时之际,茅盾对其表现崇高的手法提出了批评:“母亲(冯仁义的妻)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是一个理想的母亲的典型,但是着墨虽多,性格却不明显,作者用种种惨不忍睹的‘考验’来写她的性格,但给读者的感染只是‘惨’而已。例如写她被捕后受刑等场面,对她崇高的品质的表现,没有多少帮助。”(茅盾遗稿:《读书杂记》,见《茅盾研究》丛刊第二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
    笔者认为,《战斗到明天》续集颂扬了崇高,着重从多角度来表现沙非的崇高精神,而不是渲染“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沙非在朗家寨身陷囹圄,受尽折磨,作者仅用一句话带过:将他吊起来用皮鞭打,有木棍敲,打得头破血流。作者着重从为民族独立献身、为革命事业殉情和为百姓排忧解难三个方面,表现了沙非的崇高品质。
    为民族独立献身。沙非从鲁艺毕业,立志要为母亲报仇、要为东北同胞报仇,申请到敌人后方去,来到了抱犊崮支队。在反“扫荡”中,他作战勇敢,负伤后表现不错,光荣入党。他参加武工队到敌占区,身陷囹圄宁死不屈。他坚决要求下基层,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有勇有谋,只身擒敌,智取敌人据点。尤其是在攻打刘黑七司令部和泗水城的关键时刻,沙非冲到最危险处,及时、准确指挥部队打击敌人,为全歼敌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多次负伤的沙非,即使在医院里治疗,仍然不忘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把军人俱乐部搞得红红火火,间接为抗战出力。
    为革命事业断情。沙非与林侠的恋情,在作品中得到生动反映。在反“扫荡”期间,他两同住山洞厮守一个月。林侠当上了临时看护,发觉沙非是个美男子,产生了感情。沙非决定下基层,但脑海里总留恋林侠,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临别前的夜晚,沙非拉林侠到河边散步,说话舌头打结,词不达意。林侠是过来之人,理解初恋者的情绪。林侠突然握着沙非的手,沙非心跳的厉害,感觉林侠的肩膀挨着自己的胸膛。他想伸手去搂林侠的细腰,刚触到腰身又胆却地缩了回来。双亭集聚会,作者通过单相思沙非的丁惠的眼睛,进一步描写了他们的恋情:丁惠悄悄观察沙非和林侠谈话时的表情,时不时睨视对方,交流着思想感情,不由胸口泛起酸味,隐隐疼痛。沙非转到林侠的医院,林侠下意识来到沙非的房前。沙非很乐意帮助林侠做好医院工作。伤愈告别时,双手紧握,沙非双脚像生了跟似的。林侠的嗓音也是难分难舍的。沙非回到团部,王国祥政委问起林侠的工作和生活。从政委的关怀中流露的感情,沙非觉察他正在热恋着林侠,心中不是滋味。离开政委的住处,沙非忽然萌生了一种新的想法:“王国祥这样喜欢林侠,林侠是个政治上成熟的女人,如果他们能结合,定是一桩美满婚姻,一对革命好夫妻,应该竭力促成这件婚事。”(见小说第429页)当沙非在泗水前线听到政委牺牲的噩耗时,一下子就想到林侠太可怜了,结婚几个月就当了寡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沙非对林侠的眷恋。他不是不爱林侠,而是以革命事业为重。如此崇高的爱情观,令人可歌可泣!
    为百姓排忧解难。沙非牢记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中也体现了他那善良的性格。在出院回归部队的途中,他碰到逃荒的母子俩,孩子的父亲被鬼子抓走了。沙非听了情况介绍鼻子发酸,摸了模上衣口袋,掏出五元一张的北海票,抽出两张给他们。这是出院前发的残疾金。沙非劝那
妇人回去找点营生,逃荒不是办法。在部队驻地的村外,有一家四口逃荒在破房里,男人被抓到日本做劳工。妇人披头散发,脸色焦黄,目眶深陷,俩个男孩和一个丫头,衣衫破碎,瘦骨嶙峋。同情心促使他想帮助这一家人,帮什么呢?自己口袋里没有钱,自己肚子也在挨饿,想到包袱里还有一套军服,便脱下身上的上衣给那妇人。在回归部队的路上,他走的精疲力竭,可他听到“救命”声时,迅速从皮带上取下一颗手榴弹,猛向发出声音的小林子冲去。他看到坏人正要强奸少女,便吼着扑上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沙非使一个瘦骨伶仃的姑娘获救。沙非的壮举,使百姓深为感动,当场有三个人要求参加八路军。

(200063)  

无悔的追求   正确的选择——解读林侠形象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欧家斤

    通过战争来写人物的命运,来写人物的价值,是勇敢的举动、是一个艰难的艺术高度。在人物塑造上,作家的创作个性不仅表现在他习惯于写什么人,而在于表现他侧重于写人物的那些方面。正如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契所说:“真正的叙述艺术作品的悬念永远在于人物的命运。”(见《卢卡契文艺论文集》第一卷)白刃深知其中的奥妙,在新近问世的《战斗到明天》(续集)中,从民族矛盾、婚姻矛盾和工作矛盾三方面来描写了女主人公林侠的命运,写出了她的人生价值,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

    林侠在人生道路上首先遇到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决定了她的爱国行动,爱国和反帝是她人生追求的重要方面。
    小说介绍到:林侠自幼失去母亲,是奶奶将她养大的。奶奶带着她来到珠江边,望着水中飘浮的船只。头上忽然传来轰轰的飞机声,一队膏药牌的日本飞机,在天空中盘旋,她随着一大群人沿着黄浦江奔跑。飞机投下的炸弹在人群中爆炸,林侠也被气浪掀倒,校服上沾染了许多血迹。大学教授的父亲要随学校迁到内地,她不愿再死读书,参加了战地服务团,流着眼泪辞别了老父亲。
    作品写到,林侠回忆参加革命的动机,是为了抗日救国,一心想赶走东洋鬼子,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幸福的新中国。后来从抗战演剧队转到八路军,受了党的教育,读了马列主义的书籍,提高了马列主义水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她才知道打败日寇建立新中国只是第一步,将来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终身。
    作品花了不少笔墨正面描写了林侠在抗日斗争中的业绩:在五月反扫荡中,她突围后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被当地组织安排在山洞里照顾伤员。她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不顾个人安危,对伤员细心照料,使伤员深受感动。部队精兵简政,她来到医院当指导员,工作很顺利,很有成效,乃至被组织上调到另一个问题成堆的医院去当指导员和书记。她到新单位后,没辜负组织的厚望,终于打开了局面。为了《战斗报》复刊,她马不停蹄奔走各地,采访、写稿、搭建班子。丈夫不幸牺牲后,她很快从悲痛中解脱,成天埋头苦干,化悲痛为力量,为心爱的人报仇。
    由此,我想到茅盾笔下的赵惠明,与她相比,林侠是幸运的。《腐蚀》中的赵惠明开始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她与小昭结合是以向往革命为基础的,只不过她后来她上当受骗,误入歧途。这个带着沉重心灵创伤的女子,在“尘海茫茫,狐鬼满路”的漆黑世界里,痛苦地呼喊、挣扎,痛惜自己失去了光明、自由的过去。因而广大读者纷纷投书编辑部,非常同情赵惠明的悲惨遭遇,要求作者给赵惠明安排一条自新之路。如果赵惠明当年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队伍,定会在党的辅育下茁壮成长。

(二)

    林侠也遇到了婚恋这个令人向往而又难解的人生难题。她几乎尝够了这方面的酸甜苦辣,从中作者写出了她的思想、情感、渴望,也表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和个性。
    林侠的第一个恋人是孟家驹,是在抗敌演剧队里相爱的。他受不了敌后艰苦环境的考验,思想上落后,政治上动摇,林侠为此与他分手。不明真相的人指着她脊梁骨骂她“浪漫”,说她玩弄男人。真是天大的冤枉,纵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沙非当时也同情孟家驹,对林侠敬而远之。林侠为此生气、苦恼,悄悄流过泪。孟家驹终于在突围时被敌人掳去,对日寇屈膝投降。想起这个初恋的对象这般下场,似乎是自己的耻辱,她下决心在打走日本鬼子以前,不再谈恋爱。
    这个伤害是非常深的,以致她经常用这失败的初恋来压制新的恋情,甚至在梦中她都要向叛徒身上掷手榴弹。
    林侠的第二个恋人是沙非,是在山洞里奠定基础的。那年反扫荡,俩人在山洞里共同生活了半个多月,尽管沙非当时没有对林侠示过爱,但从此对林侠产生了好感,脑海中常常出现林侠的身影,坠入了爱河。林侠是过来之人,自然明白。当沙非有了进步时,林侠加深了对他的喜爱程度。他们在分手的前夕,都恋恋不舍。林侠紧握沙非的手,肩膀紧挨沙非的胸膛;沙非也伸手想去搂她的细腰,刚触到腰身又胆却地缩了回来。他俩的恋情持续很长,几乎可以说是从头到尾。他俩的爱情,委婉动人、高尚纯洁。他俩未能美满结合,原因在于沙非爱的还不够大胆,还不够主动。因而,林侠错误地认为,沙非并不爱她,从来没有流露爱情。沙非喜欢自己,只是同志间的友情,只是阶级友爱,不是情人的爱。
    这个遗憾是可以弥补的,因为他俩是有相爱基础的。当沙非听到王政委牺牲的噩耗时,很快就怜惜起林侠的命运;当林侠恐有落鞍的危险时,沙非不顾自己安危挺身搭救。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林侠的第三个恋人是王国祥政委,是在多种因素下促成的。王政委早就对林侠有爱慕之心,曾托人送给林侠一支钢笔。组织科长又从中撮合,说王政委喜欢她,他想为他俩牵红线,说她和政委结合,对工作有利,对革命有利。林侠对组织科长把爱情和革命利益扯在一起有些反感,但对政委为人还是十分敬忠的,故没有表态。王政委是有修养的人,满腹经纶,出口马列,讲话风趣、幽默。故他在爱情问题上也沉得住气,慢慢来。他总是爱着林侠,那热恋的情感,都感动着沙非,使沙非萌发了撮合他俩的念头。当林侠从基层回到机关时,组织科长安排她当秘书,属于正常调动,她没有意见;可是组织科长提出王政委喜欢她,给首长当秘书有前途,可以进一步培养感情时,她铁了心不当秘书。她心底里对政委还是有好感的。每次见面,他那双饥渴的眼睛,总使自己不安;每次谈工作,话里都流露出爱情;组织上几次谈话,都透露出他要和她百年偕老。林侠觉得自己看来与王政委更有缘。最后,司令员出马说媒,以便完成亡妻郭芬的重托。司令员也没有为难她,由她拿主意。她在征求几个好友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王政委。
    这个选择是自愿的,一方面表明林侠是有独特个性的,另一方面也描绘出部队领导是有情有义的。他俩的短暂结合,也是幸福美满的。
    林侠的态度表明,她首先追求的是抗日,因而爱慕抗战勇士沙非、王政委,厌恶动摇分子孟家驹。林侠的态度显示,她自身的价值是战士,要为抗日献身,而不是作为花瓶摆设,去做男人的附庸。林侠的道路证实,抗日根据地的确能实现人的价值,能发挥她的个性。

(三)

    林侠是怀着满腔热情和以极大的勇气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洪流中去的,因而敢于在工作中向一切陈规陋习开刀。这就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工作矛盾。林侠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细致的工作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棘手的矛盾,显示了强有力的领导水平。
    作品第十六章集中描绘了林侠在处理矛盾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林侠在后方医院二所当了一年多指导员,成绩不错,被调动到三所任指导员。三所问题多,她召集了几次会议,阎副所长盛气凌人,不买她的账。会上,针对阎副所长为查偷吃杏子差点闹出人命案的问题,理不出个头绪。几个支部委员无精打采坐在地铺上,对支部书记林侠和阎副所长的争辩,表面上注意听,内心里干着急,觉得是浪费时间。谁也不相信这位新来的女书记,能够说服阎副所长,改变他的工作作风。冉医生坐在小椅子上用小刀剔指甲,高所长倚着桌子,不断翻动《战伤医疗》,看护长总想打瞌睡,还有一个委员请假去买菜。林侠对这种气氛很恼火,提醒大家要好好讨论:“吴小豆自杀是恶性事故!伤病员议论纷纷,不严肃处理不行!”阎副所长针锋相对激动地说:“吴小豆自杀,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人,不整整还行吗?我关了他两小时禁闭,他拿自杀来威胁组织,要严肃处理就得给他加重处分!”大家看他毫无自我批评的样子,都感到难开口,大眼瞪小眼,谁也不发言。林侠参军以后,大会小会不知道开了多少,从没有碰到这样顶牛的。问题要解决,会议不能散,林侠启发大家。当大家七嘴八舌商量解决办法,涉及到要阎副所长给小吴赔礼道歉时,他不仅蹦起来气呼呼拒绝,而且还扬长而去。林侠气得满脸通红,心里有点沮丧。
    林侠并不气馁,牢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到各班了解情况。种种情况表明,吴小豆没有偷杏子,可找不到真正的主儿,阎副所长不会认错。林侠便发动群众去做思想工作,委托沙非到自己部下中间去摸底。林侠从沙非嘴里知道谁偷了杏子,像在摸黑走路时看到亮光,兴奋过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她决心借这股东风来吹散笼罩在三所上空的乌云,改变领导干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紧张气氛。她牢记伤员“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议论,寻思只有依靠群众、依靠组织的力量,方能攻破阎副所长的顽固堡垒。
    林侠首先同沙非商量,如何把处理杏子风波当突破口,全面改变三所的落后面貌。俩人研究了一阵子,拟了四条建议。她把建议端端正正写下,准备在支委会上提出,待研究通过后,再在全所人员民主大会上宣布。为了开好民主大会,林侠又抓紧时间找几位伤员谈话,鼓励他们在大会上发言,接着她又和高所长、冉医生交换意见,请他俩将摘杏子的真相告诉阎副所长,希望他认真对待自己的缺点,在民主大会上做自我批评。林侠最后还向几个支委做了动员工作。在林侠的努力下,阎副所长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对前任指导员不尊重,把他气跑了!林侠同志调到三所来,我瞧她是个女同志,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对她的批评意见听了刺耳朵,故意跟她顶牛,闹不团结。这都说明我的个人主义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不能再滑下去了。”
    林侠的出色工作,彻底改变了三所的面貌,拆除了领导与群众之间隔阂的篱笆,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疙瘩,加强了伤病员和医护人员的团结,军人俱乐部里热气腾腾、欢声笑语煞是热闹。
    由此,我想到了丁玲笔下的陆萍。《在医院中》的陆萍,她也是在抗战初期投奔到解放区去的知识分子,在抗大入了党。她来到医院,出于对党的忠诚,大胆挺身而出,向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是,她的苦心几乎不为人所理解,“竟常常被别人在背后指点着,甚至躺在床上的病人,也听到一些风声,暗暗地用研究的眼光来望她”。作者最后给她安排了去学习的出路。她俩都有相同的思想基础、经历和革命干劲,也都追求妇女的尊严和社会地位,但结果并不相同,这主要是由各人的工作环境和能力不同所至。丁玲为这作品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她很早对新天地中隐含的旧恶习表现了忧虑。但白刃笔下的林侠,战胜了旧恶习,与陆萍相比,她是幸运的。同样,白刃也为这部作品(第一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为什么?此题难解!

(四)

    林侠形象塑造的成功,使人难以忘怀,关键在于作者深刻地表现了林侠这类知识女性人生追求的艰难和痛苦。
    这种艰难和痛苦首先在于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当她正该学习的时候,日寇的飞机、大炮,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打破了中华大地的宁静。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寇长驱直入。为唤起民众救亡意识,鼓舞抗战勇士士气,林侠不得不中断学业,参加战地服务团,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去。她从小没有母亲,此时又要告别父亲,是非常难过的,“流着眼泪辞别了老父亲”。幸好有个孟家驹陪伴,俩人手牵手,可以带来一些欢乐。谁知好景不长,孟家驹吃不了苦,产生了动摇、彷徨思想。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林侠割断了卿卿我我的恋情,毅然与他决裂。林侠的举动,还引起一些人误会,认为她玩弄男人的感情。根据地生活艰苦,战斗频繁,时有生命危险,她都坚持到胜利,实属不易。有一次,她在突围时掉队,被当地民兵安排在山洞里。在这半个多月的蛰居生活中,她非但不惊惶失措,反而悉心照料受伤的沙非。
    这种艰难和痛苦其次来自于传统陋习。林侠对婚姻恋爱是有自己主见的,除了政治上的条件,没有爱情的结合,不会有幸福。与孟家驹的感情破裂,加深了她这一思想。尽管在战争环境中,有些老同志岁数大了,没时间也不懂得如何恋爱,找个同志介绍、甚至由组织出面说服,结婚后一样生男育女,她对此不以为然。没有想到,她也碰到了此类麻烦。组织科长以组织名义找她谈话,说王国松政委喜欢她,希望林侠同意与王政委结婚,这样对革命工作有利。她对此也不以为然。组织科长以组织名义出面做媒,把男欢女爱和工作需要扯在一起,很使她反感。她同他公开争辩,给他软钉子碰。甚至连他敬忠的王政委,也持这样的观点,要她给参谋长做媒。她认为,老同志不结婚,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工作,说成是生活上需要或生理上需要还可以,硬扯上工作需要太勉强。可这样观点的话语出自政委之口,林侠不好提出异议。更有甚者,那就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作怪。阎副所长再三刁难、顶撞林侠,正如其自己所言:自己是个大男子,怎能听一个女同志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找岔子?他认为林侠的批评,是有意丢自己的脸。
    作者通过林侠追求人生的艰难和痛苦,探讨了革命与人的关系。作品一方面着重表现了战争是如何影响林侠命运的,她在战斗中成长;作品另一方面表现了林侠的鲜明个性,,折射出作家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满足。林侠的个人价值,首先存在于全民抗战中,无需多言;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必定也有个人的喜怨哀乐,林侠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性格塑造。
    作者塑造林侠形象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便是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大胆直面人生、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和矛盾,不粉饰生活。作者把林侠置于这个生活的旋涡和风暴里,才使她的形象血肉丰满,光彩照人。林侠的道路,林侠形象的塑造手法,都值得人们学习!

(200063)  

独特的丰满的感人的知识分子军人典型
——评《战斗到明天》(续集)中的辛为群形象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欧家斤

    白刃同志的《战斗到明天》(续集),描写的最为壮烈的英雄,首推“洋相鬼”辛为群。一个知识分子出生的基层指挥员,能率领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惊天地、泣鬼神。塑造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知识分子军人典型,在我国现当代文坛上实属罕见,这是老作家在耄耋之年对文坛的一大贡献

(一)

    辛为群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知识分子军人典型。
    纵观我国建国前后的战争小说,有一个独特的色彩:即显示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战争文学”和表现工农兵的历史主动精神。建国前的作品,如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肖红的《生死场》、马烽和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建国后的作品,如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刚》、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在新时期,“农家军歌”又唱出了新的曲调,颇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我最初提出‘农民军人’这一现象时,是从两个角度切入的。一是作为创作对象的农民军人。我充分注意到农民与军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认为只有深刻地研究中国农民的命运,理解中国农民的感情,才有可能把握住中国军人最基本的心里特质,并通过建设性的扬弃来重塑当代中国军人的民族魂。二是作为创作主体的农民军人,或曰农民军人的代言人,理所当然地具有了把握与塑造中国军人的先天优势。”(见朱向前:《‘农民军人’与‘农家军歌’》,《文艺报》1998年8月13日)
    白刃早在50年代就探索描写知识分子在战火中锻炼成长的作品,坚持走题材多样化的道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作家丛维熙在《夜读“白刃”--人与书的话题》中高度评价了这点:“应该说很早就认识白刃了。大概还是在学生时代,我就读过他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血战天门顶》。在我的印象中,他是用另一只手写战争题材小说的作家。记得,在学校文艺组的成员讨论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时,我说过类似的话:在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中,能够把小知识分子当成小说主人公的作品不多。白刃是其中的一个。但是不久,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他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第一部受到批判的文章--当时的时间是50年代初期。”
    白刃对此谈到:“在文讲所听了茅盾、丁玲等文学大师的报告,听了老师们的讲课,同时在古今中外文学、戏剧的书海中游泳,阅读了一百多部名著,尽管是囫囵吞枣,可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文学艺术创作有自己的规律,不能跟‘左’视眼的指挥棒走。”(见《战斗到明天·序》(续集))因而,他继续不断发掘和寻找自己的这些宝贵资源。
    生活是丰富和多方面的,反映生活的方式和角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作家在深入发掘特殊资源的基础上,会使作品取得突破性长足进展。如前苏联战争小说就是如此,它们的战争小说走向了新的天地:“尉官小说”、“战壕真实派”小说、“前线一代”小说、“全景”式小说。它们的战争文学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新的审美视角和叙述方式也不断被接受。白刃的作品是可以和它们媲美的,正如丛维熙所言,“他是用另一只手写战争题材小说的作家。”
    白刃重笔描绘的辛为群,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从小在乡村读书,中学是在济南度过的,在北平读大学时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过后,舅父打电报伪称父亲病危,骗他回乡和表妹结婚,育有一子。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为了保卫民族的生存,他抛弃了家园,离别了亲人,穿上军装扛起枪,坚决和日寇作战,立誓不打败鬼子不回家。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认为战争难免要牺牲,为国家民族而死重于泰山。在天门崮血战中,他指挥十勇士战到弹尽粮绝的地步,最后开枪自杀不成,纵身跳崖。他被树丛挂住,昏了过去。他被俘后,历经折磨,慷慨就义!
    知识分子慷慨就义的形象在众多作品中出现的不多,当叛徒的倒不少。这种现象表明对知识分子有另眼相看的味道。小说叙述了一个“良性测验”的故事,写出了工农干部对知识分子不信任的心态,也折射出“极左”思想源远流长:宣传科长王川出于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曾经采用“良心测验”,叫辛为群去买办公用品,故意多给他十块钱。辛为群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接钱时不数,赶集买东西时发现多了十块钱,以为老板少收钱,人家说没差错,他回来便把多出来的钱交了。仅从这点来看,白刃大书特书知识分子的英烈辛为群形象,是非常不易的,是非常有价值的。因而,笔者称辛为群为非常独特的知识分子军人典型形象。

(二)

    辛为群又是一个丰满的知识分子军人形象。  
    作为一个人物形象来说,光是独特还不行,还需丰满;否则一个光秃秃的形象,是立不起来的。白刃在作品中没有根据教条主义的公式去塑造辛为群,把他描写为“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写出了英雄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辛为群有诙谐幽默、自由散漫和不求上进的一面,又有热心助人、刚正不阿、作战勇敢和严于律己的一面。作品描写辛为群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以白描的艺术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展开故事和情节,表现人物的性格,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的丰满性。
    辛为群的绰号为“洋相鬼”,名副其实。作品安排他一登场,就体现了这个特点。林侠在看沙非发表的《青年师战歌》,他找到了逗笑的机会:“哎呀林侠,我当你读什么好文章,原来是对着音符想哥(歌)子阿!”他看穿了林侠的心思,使她面红耳赤。沙非谦虚地征求他对歌词的意见,他说:“我的意见是赶快掏腰包请客。这篇歌词起码可以拿到两毛钱稿费,将来说不定还可以拿到两块钱奖金,你快成大富翁了,还一毛不拔呀?”(见小说第20页)他和沙非、林侠到老乡家去玩,小姑娘叫沙非为叔叔、叫林侠为姐姐。辛为群逮住机会说:“小妮子,你乱套了。你叫沙叔叔,喊林侠姐姐,把辈分搞乱了。往后,你叫这个叔叔,就喊那个婶婶!”(见小说第178页)
    辛为群早先有自由散漫和不求上进的一面。在一次行军休息时,他讲笑话,讲讲就讲歪了:听说四方面军有女兵营,开到延安时候在飞机场上站队,供给部长开条子,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都去领一个老婆。(见小说第235页)打下双亭集,团部下通知整顿军容军纪。辛为群出门,新军帽帽檐耷拉着,刚扶好,走几步又耷拉下来。沙非正儿八经说了他,他只好从口袋里拿出别针,别正帽檐。(见小说第224页)他开始学习整风文件,轻轻松松、嘻嘻哈哈,满不在乎。慢慢地,看到大家根据文件精神进行反省,他才开始认真起来。他认识到自己不争名利、不想升官的骨子里,是不求上进、不想为革命多负责任的懒汉思想、中庸哲学。(见小说第188页)
    辛为群身上的闪光点,一是热心助人。行军途中,他自己十分疲乏,恨不得躺下;可他仍然关心战士,拉拉这个,帮帮那个。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体弱和脚痛的战士个个咬着牙跟上队伍。当战斗到白热化程度时,辛为群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考虑到他人的安全。他看见八班长张金才右臂流血不止,考虑到秘密山洞的重伤员要人照料,万一天门崮守不住,连长和那些伤员必须保住生命,没有个机智胆识的人负责不成,便叫小黑子架着张金才到山洞里包扎隐蔽,嘱咐他和卫生员留在洞里,为伤员们治伤护理,保证他们的安全。(见小说第315页)
    他的闪光点,二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他看到胖胖的组织科长溜须拍马,忙于给首长作红娘,敢于当面编故事讽刺挖苦。他想到共事几年、一个锅吃饭、一个草铺睡觉的孟家驹当了叛徒,感到恶心,觉得羞耻。当孟家驹出场时,辛为群马上想到:“绿头苍蝇,是苍蝇中最出色的,也是最肮脏的!”当叛徒问他还是否认识自己时,他愤怒地说:“沐猴而冠还是猴子!别说你还活着,就是死了,我也能从一堆黑骨头中,认出那几块是孟家驹的!”(见小说第325页)
    他的闪光点,三是作战勇敢。发现敌情,队伍往山上撤,他留下做群众思想工作,最后撤退。辛为群在保卫战的最后关头,非常勇敢。他指挥战士们堵住缺口,打退两批敌人的进攻。从寨门洞涌进十几个日军,向辛为群这边包围过来;缺口外又冲进一股敌人,战士们与敌人肉搏。辛为群见此情况,指挥战士往西北角撤退。鬼子兵越来越多,嗷嗷叫着冲上来。辛为群指挥十勇士迎战,战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他用步枪射击,子弹没有了,将枪砸断,拔出手枪迎战,最后留下一颗子弹给自己。没想到这是一颗哑弹,他迅速爬出石壕,纵身跳崖。
    辛为群性格的闪光点,四是严于律己。在作品中,他一再解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双亭一战后,辛为群与战友们谈体会时说:“……每想起赖铭芳同志这种伟大的精神,心里感到惭愧。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俺也是一个共产党员,他是班长,俺是副指导员,虽说战斗时俺没充孬种,可总存着侥幸心理,希望自己能活着,负点伤没关系。这是多么可耻的自私呀。”(见小说第230页)他身陷敌手,还竭力检讨自己的革命生涯,最终给自己下结论:“在敌人后方残酷的斗争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虽有不少错误和缺点,总算于心无愧,对得起国家民族,对得起老百姓的负担,对得起党的培养教育。”(见小说第345页)

(三)

    辛为群更是一个感人的知识分子军人形象。
    人物形象光是独特的、丰满的,还不尽人意;人物形象还须感人,因为“文学是人学”。陈荒煤曾经用六个字来概括文学是人学的特征--写人、感人、树人:“写人,就是要创造栩栩如生典型形象。感人,就是要以情动人,善于表现人的种种情感,以真实的人情和人性去感染读者。树人,就是帮助青年一代懂得怎样做人,有利于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见陈荒煤著《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第1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小说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从叛徒感化、女色诱惑、酷刑逼供和亲情折磨四个方面来塑造辛为群形象,表现了他的民族立场、道德素质、钢铁意志和丰富情感,刻画出了一个非常感人的知识分子军人形象。
    敌人首先就打叛徒感化这张王牌,让过上“优越生活”的孟家驹出面,现身说教,企图让辛为群上当受骗,在悔过书上签字。殊不知,辛为群早就恨透了叛徒,故叫敌人“别枉费心机”,“快滚吧”。敌人仍不死心,在动用酷刑前,再次派叛徒出场感化。辛为群看到印好的“悔过书”,气愤地把它搓成一团,狠狠地打在孟家驹的脸上,骂道:“无耻的叛徒!想在我身上捞油水,简直是做梦!”(见小说第346页)
    芳梅是日寇特工人员,自认为只要用心下钩,不怕鱼儿不上钩。这个特工人员逼迫女青年李芬用美人计拉辛为群下水,可辛为群不为心动。尽管在半夜三更,李芬钻到他被子里,也被他拒绝了。辛为群早就识破了敌人的诡计,作品描写到:对于李芬送来的言情小说,他怀有戒心,不去动它。“他准备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怎能为女色而丧失革命气节?何况家中还有美丽贤淑的妻子、心爱的儿子和年老的父亲。这是敌人的痴心妄想,枉费心机!”(见小说第336页)
    敌人见软的不行,便采用了酷刑严打的伎俩,但也不见效。野蛮的日寇天天审问,日日拷打,没有问出丝毫秘密。“辛为群身上的水泡磨烂,皮肤溃烂,浑身浮肿,双眼肿成两条缝,腿上好了的伤口又裂开了,肌肉好似针刺火辣辣地发烧,心上宛如刀绞,忍受着难耐的苦楚,竭力不叫出声,微微地呻吟着。”(见小说第349页)
    歹毒的敌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使出了毒辣的计谋,把辛为群的爱妻和独养儿子抓来,用亲情来折磨他,妄图使他屈服。他见到家人,听到哭声,想到孤儿寡母的命运,眼泪也簌簌落在孩子的头上。三天后,在一个旧仓库里,一群狼狗疯狂地蹿跳,尖声地吠叫。一个宪兵举着辛为群的儿子准备往下扔,宪兵头目逼着辛为群签悔过书。孩子惨声叫着,妻子拼命喊着,辛为群大步走向桌边,抓起墨水瓶向宪兵头目脸上砸去,击中他的左眼。辛为群想扑上去拼命,被两个宪兵抓住双臂。孩子惨叫几声,慢慢断了气;妻子狂呼一声,晕倒在木台上;辛为群抑制不住悲痛与愤怒,热泪滚出眼眶。(见小说第356页)
    敌人是黔驴技穷,最后把他绑缚刑场,辛为群视死如归,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抗战胜利万岁!”口号。英雄躯体虽然倒下了,但英雄形象非但不倒,反而更加高大了,因为英雄精神永存:“百姓们含着眼泪,心上交织着悲伤与愤怒,慢慢散开。一阵阵雪花,像一匹巨大的白绫,覆盖着英雄的遗体。整个济南城穿起孝服,为自己的民族英雄痛哭哀悼。”(见小说第359页)壮哉,壮哉!
    辛为群不愧为一个感人的知识分子军人形象。
    综上所述,辛为群是一个独特的丰满的感人的知识分子军人典型形象,因而也是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他将永远活在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中!

(200063)  

入狱·炼狱·出狱
——谈《战斗到明天》(续集)中的焦思宁形象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欧家斤

    面对日寇的大举进犯和爆发的抗日战争,作为大学讲师的焦思宁自觉地对时代和社会做出承诺,投身到斗争中去。他在血雨腥风的险恶环境中苦苦抗争的情景,极为动人。
    作者直视焦思宁生存的苦难,通过对他在政治、生理和爱情诸方面所遭遇到的种种心灵疼痛,做出了独抒己见的表达。作者把焦思宁的生存理想、磨练历程与社会背景巧妙地柔和在一起,,深刻地展示出知识分子在敌后抗日根据地里艰难成长的心路历程。

(一)

    焦思宁的“入狱”--苦难来自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作者把叙事时间择定在抗战前后,这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轨迹,撒满了的是中国百姓的血水、泪水和汗水,是一条为灾难和痛苦所浸泡的道路,也是一条屈辱和创伤铺成的道路。焦思宁未曾辜负这个时期,他和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他早在中学时代,就时常望着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洞庭湖凝思,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对日本强盗占领东北,感到无比的愤怒,立下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北平大学毕业后,他留下当了助教。由于他对中国近代史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几篇独到见解的,很快被晋升为讲师。
    日寇的枪炮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使他无法继续做学问。研究近代史的焦思宁,感世忧伤的心理自然要比一般人沉重得多。这使他自觉地把爱国情感和智慧投身于抗战洪流中。1935年冬天,他带领进步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在游行示威的时候,他差点中了军警镇压学生的子弹。芦沟桥事变,日军炮轰宛平城,北平危在旦夕。父亲来急电要他回家,他却在中共地下党的号召下和一批爱国青年到了山东微山湖西,参加了游击队。临走前他给父亲写了一封长信,用沉痛的字句,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理由,说明国难当头,忠孝不能两全,请父亲原谅他的不孝。
    焦思宁是湖南人,他父亲要儿子毕业后回湖南做事。焦思宁因为和北大一个女同学洪淑芳恋爱,俩人山盟海誓永不变心,私订了终身,便留在北平任教。芦沟桥事变不久,他俩准备参加抗战。没有想到,意志薄弱的洪女士恐怕未来的艰难生活,临走时突然变了卦,跟一位有钱的少爷逃往四川。焦思宁伤心透了,认为女人的话都靠不住,愤恨地立下了誓言:此生不谈恋爱不结婚,留下山羊胡子以示决心,以示对女性的抗议。
    焦思宁出生于书香门第,多少年来一直刻苦读书把眼睛弄坏了,成了高度近视眼。尽管他参加革命意志坚定,把原名焦士铭改名为焦思宁,表示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但中共湖西区党委在分配工作时,因为他高度近视眼打仗困难,又看他当过大学讲师,就把他留在机关做教育工作。湖边地委干部训练班有些平津来的学生互递条子,想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没有料到,有人把他们诬蔑为从事“托派”活动。湖西地方党的领导人都很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相信组织部长王须仁通过严刑拷打逼出来的口供,开展“肃托”运动,把湖边地委的干部全抓起来,湖西区党委的部长们也进了牢房,共抓了几百个干部,杀了近百人。焦思宁因为在湖边地委干部训练班讲过课,也受到连累,被列入了即将处决的名单。若不是罗荣桓会同山东分局领导,带着特务连飞马到湖西,快刀斩乱麻释放几百名被关押的“囚犯”,他就没有命了。

(二)

    焦思宁的“炼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精神到肉体都使常人难以经受。作者对焦思宁艰难跋涉中一些细节的准确把握,真实地绘出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里成长的痛苦景观;但作者通过对焦思宁的艰难跋涉,使读者惊喜看到:他从没有失去对理想的追求,他终于到达了理想的彼岸。焦思宁的“炼狱”主要从两条线上展开。
    一是党籍悬挂。焦思宁刚庆幸没当冤死鬼,又陷入了停止党籍的悲痛;肉体上的创伤平复了,心灵里的创伤却在扩大。在“肃托”时,他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但仍然咬定自己是中共党员。后来审问他的人耍弄花招,伪造了他的入党介绍人口供,承认自己是“托派”,并且签字盖章。焦思宁看了,仍不承认。酷刑加重了,电线通上生殖器,摇动电话机,他实在忍受不了,只好默认。默认了不行,还须供出组织。他在坟茔地里放风时,记下了一些死人名字汇报,才算过关。就因为那么一默认,甄别时他被说成经不起考验,停止了党籍,被带回鲁南,分配到抱犊崮支队当教育干事。两年来,焦思宁的党籍一直挂着。他承认自己政治上不够坚强,相信总有彻底平反的一天。他努力学习和工作,一有空就抱着马列主义的书在看。
    一个共产党员,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怕艰苦困难、不怕流血牺牲,过贯了组织生活,忽然被关在门外,是党非党,看着众多异样的目光,叫他怎能不难过?如何忍受下去?有时他胡思乱想,不如当时死了痛快!他又觉得那样死在自己人枪下,太冤枉、太无价值,要死应该轰轰烈烈地死,死在战场上。有几次战斗,他要求跟随连队去参加,没有得到批准,也怀疑组织上对他不信任。在反“扫荡”突围的时候,敌人的烧杀,重新激起他心中的仇恨;战友的热血,再次燃起他的革命焰火。他觉得灰心丧气是懦夫,悲观失望是叛徒。自己曾经在红旗下宣誓,要为革命奋斗终身,即便失去共产党员的称号,为什么不能学习鲁迅先生,做一个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经过几次反“扫荡”战火的锻炼,焦思宁重新振作起来,积极工作和努力学习,不再是求得心灵上的平衡、精神上的解脱,而是按照入党时的誓言去做。焦思宁的默然转变,林侠最先发觉,在向支部汇报时,提出取消停止他的党籍的决定,恢复共产党员的称号。党组织因为“肃托”涉及的面很广,支队不便单独处理,把情况上报了115师政治部。在中国共产党内,“托派”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词语,仍至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迄今仍不了了之。故115师政治部也没有很快下结论。直到中共中央对湖西“肃托”下了指示,被陷害的同志应该早日平反,组织上才通知他写个申明材料,让支队党委讨论。
    焦思宁被这意外的喜讯激动得热泪盈眶。党组织没有忘记他,自己的政治生命有救了。两年多来,积聚在胸中的冤屈、悲痛、苦闷、怨恨……像磐石般压的喘不过气来!白天不声不响埋头工作和读书,夜里经常做恶梦,有时梦见被五花大绑和一群被打成“托派”的同志,在野地里列队,迎面扫来一阵机关枪,他扑倒在血泊中;有时梦见走到悬崖边,被人推下深渊,周围全是蠕动的毒蛇和咆哮的猛兽……深夜醒来,出了一身冷汗,痛不欲生。组织上的通知,宛如久旱的甘雨,滋润枯萎的心绪,好似解冻的春风,化掉胸中的块垒,给他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可是轮到写材料,他又犯愁了。他开始按老习惯,开头从理论上对“托派”进行批判,刚写了几句,感到笔头沉重。他从自己的认识水平看,尽管从不怀疑斯大林的正确,但对托洛斯基那样处置,觉得很不理解。他内心倒很同情托洛斯基的不幸,当然不能流露,否则真正成了“托派”。至于中国的“托派”,他知道的更少。凭这些怎样从理论上进行批判?他喜欢独立思考,不愿鹦鹉学舌,干脆掐头去尾,写了被诬为“托派”的经过,检查自己经不起酷刑的错误,说明停止党籍后自己思想的变化和改造,希望留在党内更好地接受教育与考验,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写完后,恭恭正正抄录一遍,请林侠提意见;然后又重新改写、抄写。他怀揣报告,怀着希望和胆却的复杂心情,向领导的住处走去。
    二是战火磨练。焦思宁在部队整编前被恢复了党籍。他感激涕零,觉得自己思想上还有很多毛病,要求到基层锻炼。组织上考虑到他眼睛深度近视,下连队夜间行军作战有困难,让他在一营当文化教员。焦思宁在与战友话别时难过地说:“当了五年八路军,蹲了五年机关,连枪都没打过,说来惭愧。这次分到一营当教员,还是耍嘴皮!”(见小说199页)
    在春季反“扫荡”中,他负责运送伤员。一次夜间转移,他迁就伤员和民夫的要求,路上慢慢走,途中多休息,未能在拂晓前过敌人封锁线,天亮时遭到敌人的袭击,幸亏护卫班拼命掩护,伤员们才安全脱险,可伤了两个战士,自己的胳膊也被炮弹片炸伤。这教训他永远不会忘记。
    在攻打刘黑七战斗中,焦思宁又负责运送伤员。他在队伍前面大步走,伤病员们在后面叫痛骂娘。他装聋作哑,当着没听见,既不吱声也不生气,理解伤员们的心情,却不敢迁就。当听说有敌情,他马上叫快走。他年岁大,身体并不结实,强忍着腰酸背痛,鼓着劲提起神赶路。有一股敌人挡住了担架队的必经之路,焦思宁没有经验,有点慌乱。担架队长陈兴倒不惊慌,主张乘机消灭敌人。焦思宁觉得有点冒险,总感到不妥当,但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好点头同意。担架队员都是民兵出生,很能战斗,一下子便解决了敌人。焦思宁得到一把手枪,心里想着:“整风的时候,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命题,从理论上承认了,可在感性上有问号,难道说读了十年书的知识分子,还不如扛锄头的农民?这次运送伤员的路上,陈兴给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才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见小说第381页)
    敌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扫荡”。焦思宁随团卫生队救护伤员,同女卫生员时秀梅护送伤员转移,半路上遇到一小股敌人。他吩咐女卫生员带领担架队赶快翻过山梁,自己躲在石堆后面,端着捷克式步枪向嗷嗷叫从冲上来的日军打了几枪。他隐隐绰绰看到鬼子又冲上来了,连扔了几颗手榴弹,把敌人打退了。敌人的炮弹在焦思宁隐蔽的四周泛滥,但没有人敢再上来。炮火熄灭了,焦思宁翻过山口往下跑,碰到受伤的女卫生员和一个伤员,民夫们都跑到前面去了。面对着两个伤员,焦思宁有点束手无策,只好丢弃担架,顺手折了一根棒棒,让女卫生员拄着,自己挎着步枪搀扶伤员走在前面。天空下着大雨,夜色也黑了,伤员痛得直哼哼,女卫生员咬着牙冠不吱声。焦思宁左盼右顾,想找个避风雨的窝棚过夜。近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还是女卫生员发现了窝棚。焦思宁安排伤员睡在里侧,女卫生员夹在中间,自己在外面睡。“山风呼呼响,大雨哗哗下,焦思宁疲乏不堪,闭上眼睛睡不着。他责怪自己没有完成护送伤员的任务,担心走掉的四副担架上伤员的安全,害怕天亮后鬼子来搜山……”(见小说第436页)天刚亮,焦思宁带着武器,下山找食物、摸情况。正好碰到卫生队长带着两个战士来寻找他们,知道敌人回城了,伤员们安然无恙。焦思宁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肩上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焦思宁的痛苦“炼狱”也自然完成了历史使命。焦思宁的生命,进入了崭新的时期。通过对“炼狱”展现出的精神创伤的回忆,读者情不自禁会为焦思宁的“出狱”--新生而欢欣鼓舞。这也是人之常情。
    焦思宁一扫老气横秋的老相,脸色红润、下巴光滑,说话带笑,脚步轻盈,连高度近视眼镜后面的金鱼眼珠,似乎也没有早先那么突出了。究其原因,原来他正在谈恋爱。爱情使他恢复了青春。自从他与女卫生员时秀梅负责运送伤员后,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从这以后,她经常去找这位老大哥,有空就往焦思宁住处跑,帮他缝缝补补。别人说闲话,她当耳边风。大个子卫生员凌风对她说:“傻丫头,你长得这么俊,还怕找不到对象?干吗缠着一个小老头?”“他人好!俺喜欢他!”时秀梅干脆回答,掷地有声。焦思宁几年来对女人冷若冰霜,除了工作学习概不接触,想不到有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会爱上自己,而去爱得诚挚深沉。他感到无比幸福,放弃了当年“此生不谈恋爱不结婚”的誓言。
    组织上考虑他在基层锻炼了三年,可以收回机关了。参谋长说:“焦思宁是个大近视眼,长期呆在下面不方便,可以调回来。”他奉调回政治部,在《战斗报》帮助工作。小说描写他回来后,仍然保持在基层养成的吃苦耐劳和不怕牺牲的好作风,“洋教条”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在作品描写的泗水一战中,他本随司令部行动,但主动要求来到一营,了解战前政治工作和部队士气。
    泗水之战打响前,他又来到主攻连,跟随他们前进。沙非和唐连长劝阻他,他生气地说:我不会妨碍二连的战斗,不会成为你们的累赘。你们当我是个怕死鬼!你们能指挥战士冲锋陷阵,我跟着你们屁股后面跑还不行?作品细致地描写了他的行动:“跟随二连行军的焦思宁,在唐仁根面前夸下海口,不管怎样劳累,决不给知识分子丢脸。开头一股猛劲跟着连长走在连队前面,手中的拐杖不拄地,当个玩物戳着道旁的积雪,敲敲路边的小路,轻松潇洒迈着步。不到一小时,感到浑身热烘烘,棉裤管里渗着汗水,身体不得劲,咬紧牙冠忍着疲乏,赶紧慢撵跟不上唐仁根的飞毛腿,怕影响后面队伍拉开距离,只得退到队列旁边,慢慢落到全连后面。沙非要帮他背背包,他坚决不干,只好叫收容队的一个战士跟着,必要时拉他一把。焦思宁对天边的彩霞毫无兴趣,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他拄着拐杖,迈开双腿赶路。不能掉队!不能落伍!他不断鼓励自己,拒绝收容队战士的帮助。”(见小说第580页)由此可见焦思宁精神是愉快的,斗志是昂扬的,作风是可赞的,形象是可爱的。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路军攻进了临沂城,整个山东抗日根据地除了几个点线外,全部连成了一片。山东军区政治部在临沂召开宣传工作会议,焦思宁作为本军区四位代表之一,前去参加会议。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在烈士陵园突然碰到狂风暴雨,沙非问起焦思宁是否还记得初到抱犊崮支队夜行军情景。焦思宁边回答记得边忆起那晚上的摔跤丢掉眼镜的狼狈相。此时,沙非诗情大发,心头突然涌上诗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真实地道出了焦思宁的“入狱”、“出狱”和“炼狱”的旅程:“狂风吹散了满天乌云,暴雨洗净了遍地烟尘;雨过天晴山川变得更美丽,黑夜已尽迎来了灿烂的黎明。”(见小说第617页)
    作者为我们道出了焦思宁“入狱”、“炼狱”、“出狱”真实历程,让我们触摸到了饱含伤痛的焦思宁,更为我们展示了知识分子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尤其是后者,在今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看下面一段引文:“二战之后,日本虽然不能不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但朝野上下,复活军国主义的右翼势力一直相当猖獗,从将东条英机等大战犯请入‘靖国神社’开始,直到今年以《自尊》电影为大战犯招魂,可以说愈来愈明目张胆。他们的理论根据就是‘侵略有理’论,也就是‘大东亚共荣圈’的翻版。这种理论不仅不承认日本法西斯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反而把他们美化成亚洲人民的大救星。这种‘侵略有理’论,正是‘汉奸有理’论的根据和蓝本。日本的‘侵略有理’论者,千方百计在海外、台港澳以及大陆的中国人中寻找和物色‘传销者’和吹鼓手。不久前,在北美某国曾接连召开了两次所谓‘中国近代史研讨会’,某些‘学者’公然为汪精卫卖国政权翻案,为汪记‘曲线救国’论招魂。他们甚至提出要重新估价汪伪南京政府的历史功过,要彻底摆脱中国国、共两党原来对汪伪政权的观点,说什么‘汪记南京政府’是重庆国民政府的补充,它代表了广大‘灰色地带’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日本法西斯利益)。这一派胡言,显然刻有‘日本制造’的印记。与之同时,一些歪曲历史、美化汉奸汪精卫、陈壁君、周作人、胡兰成等汉奸丑类的文章也纷纷出笼了。”(见袁良骏《周作人研究的三口陷阱》,《中华读书报》1998年10月21日)焦思宁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相比,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因而他的抗战之路,更能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场、观点和形象。我们要为这样的形象鼓与吹!

(200063)  

作者简介

    欧家斤1957年生,祖籍安徽省五河县。1983年和1988年分别毕业于江西九江师专中文系和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获江西师大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供职于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院刊《普陀教育》编辑部。
    多年来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侧重研究茅盾和陈沂。个人学术专著《茅盾评说》,近20万字,分别由文化将军陈沂和著名作家峻青作序,著名艺术家钱君??题写书名,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出版;逾20万字的《陈沂评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于2000年出版,分别由解放军艺术学院前院长邓斌、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和评论家毛时安作序。
    先后出席了全国首届青年茅盾研究者笔会、纪念茅盾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和国际学术讨论会。著名作者学者马烽、杜鹏程、端木蕻良、戈宝权、西戎、叶至善、王瑶、峻青、邵伯周、李彪和庄钟庆均对其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好评。为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茅盾研究会和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员。

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