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文集/第三卷 中短篇小说
龙真人别传
第九章 下山奇遇
龙秋颖跪在了空座下,叩谢法师赐他的道号,说道:
“感谢恩师教诲,弟子谨记在心。此番下山,决不辜负师父的恩德!”
龙秋颖叩了三个响头,含泪辞别了师父和众道友,背起包袱,拿着青锋剑,离开栖云洞。了空和师兄弟们送到洞外,看着他走下莲花山。
龙秋颖一路下山,想着师父送他“真人”的道号,琢磨临别赠言的用意,决心遵照法师的指示行事。从此以后,他就用了这个道号。撇开他的小名、学名、台甫、字号、外号、绰号……往后一律称他龙真人了。闲话少说,龙真人走了大半天,路经一片松树林,隐隐约约地听见树林里有妇女的哭声,凄凄切切,甚是可怜。龙真人心里一动,想必有不平之事,大步走进树林。走了十几步,看见一个中年妇女,身上穿着白衣白裙,头顶扎着孝巾,脚下踏着白鞋,双手抓住挂在树桠上的麻绳,正在往脖子上套。龙真人几个箭步冲上去,拔出长剑割断绳索,问道:
“大嫂!你有何冤枉?为何寻此短见?”
那妇女看了龙真人一眼,哭哭啼啼说道:“道长有所不知,小妇人的丈夫上月去世,家里没有银钱买米,公婆收了人家的财礼,迫我改嫁,我想好马不备双鞍,好女怎事二男?失节嫁人,不如死了干净!”
龙真人说:“大嫂,你想差了,要守贞节,不该用这种办法。蚂蚁尚且偷生,人更不该走绝路!若是大嫂不嫌弃,贫道送大嫂回家,劝说你公婆回心转意好吗?”
那妇人听说送她回家,神色有点慌张,连忙说道:“多谢道长好意,只是小妇人守寡以来,公婆最怕我和男人说话,要是和道长一路回家,公婆见了,小妇人更难活命。”
龙真人原是个书生,很重视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古训,在这深山密林里,和一个寡妇在一起,已经不成体统,要陪她回家,更难免有瓜李之嫌。刚才救人心切,没有想到这一层,现在被这妇人点破,也就犹豫起来,还没有找到两全的办法,只听那妇人继续说道:
“公婆迫我改嫁,原是贪图财礼,道长若是能帮助几两银子,拿回家去,公婆也就欢喜,不会再逼迫我了。”
龙真人一听有理,立刻解开包袱,他上山时候带了十块大清纹龙的银元。到了栖云洞砍柴烧火,打扫寺院,尽做苦活,每天粗茶淡饭,不必自己花钱,那些银元原封不动。他想救人救到底,便把那银元双手递给那妇人,说道:“大嫂,这十块洋钱拿回家交给公婆,往后有什么事,千万别寻短见!贫道告辞了!”
龙真人双手抱拳一拱,转身出了松林,顺着山道往下走。约莫走了两三里地,忽然从路旁石洞里,跳出一个大汉,头上扎着黑罗巾,身穿短衫裤,腮上长着一撮毛,手中拿了一把锋利的大刀,拦住了龙真人,横眉竖眼地吆喝道:
“喂!哪来的野驴!快留下买路钱!”
龙真人知道是个蟊贼,装着没有看见,一个劲向前走。那一撮毛看他不理会,窜上两步,一刀朝他头上砍去!龙真人身子一闪,飞起右腿,踢落那蟊贼手中的大刀,乘势上前,一拳击中他的胸膛!一撮毛顿时跌了个屁股蹲。龙真人拔出青锋剑,指着他的胸脯,骂道:
“你这贼头,身强力壮,不去干正经营生,跑来落草害人,是何道理?”
一撮毛吓得浑身哆嗦,翻身叩头如捣蒜,哀求道:“仙师饶命!小人有眼无珠,冒犯了仙师。小人本来是个正经人,赶马帮为生,只因为近日家中八十岁老母生病,不能出远门谋生,家里无米下锅,没奈何出此下策,求仙师恕罪饶命,小人以后不敢了”!
龙真人听他的话,起了恻隐之心,摸了一下道袍里的口袋,还剩下几个银角子,掷给他说:
“我身上没有多的银子,这点钱拿去买米吧!”
一撮毛拾了银角子,捡起大砍刀,向龙真人鞠躬作揖,谢了又谢,转身爬上山坡,穿过石笋堆,消失在灌木林里。
龙真人继续下山,来到一片坟地,看见一只黄狗,围着一个新坟转,用前爪扒着坟堆,像要掏出地下的死人。龙真人心里恼火,寻思这畜生太可恶!不禁大喝一声,想把狗吓跑。不料那畜生回过头来,瞪着凶恶的眼珠。龙真人仔细一瞧,那畜生嘴尖耳长,腰细尾巴粗,原来是条黄狼!
黄狼非但不害怕,反而朝龙真人扑过来。龙真人拔出青锋剑,迎着冲上来的黄狼直刺,刺伤那畜生的肩头。黄狼一声吼叫,拔腿逃跑,龙真人不肯放过这野兽,跟在后边追赶,想将它杀死,免得日后伤害人畜。到底两条腿赛不过四只脚,龙真人被甩在后面。那野兽站在山梁上,回头望了一下,用舌头舔着伤口流出来的血,看见龙真人追上去,不顾疼痛,扭身往山后面的草丛里逃窜!龙真人上了山梁,四处望不到黄狼的影子,心里有点懊恼,正想回身,忽看见左边杂草乱摇,此时风平树静,草动说明那畜生在里面奔跑,大步追赶下去,果然黄狼在草里钻动。那畜生发觉有人追赶,蹦跳起来猛跑,逃进丈多高的剑竿蒿丛,钻入一片柏树坡。
龙真人追到柏树坡,左顾右盼,见不到黄狼的踪影。这时正是三伏暑天,烈日当空,喷出热焰。龙真人里面的衣裤,外面的道袍全被汗水湿透。他解下系着剑鞘的腰带,收起手中的青锋剑,脱下道袍,敞开内衣,松掉盘在头顶的长发辫,坐在一棵老银杏荫下乘凉,气喘喘地擦着汗水。
他感到口中干渴,喉咙冒烟,想找点水喝,便站起来了望,跟前没有溪流泉水,觉得有些失望,转身看到坡下有三棵高大的云杉树,树下,露出一个山墙的屋角,仔细一瞧,是座独立的草房,既然有人家,一定可以找到解渴的凉水。
龙真人为人拘谨,尽管上山修道,仍是书生气十足,那孔老夫子的教训:“食不言,寝不语,非礼莫视,非礼莫听”那一套,还是牢不可破。他扣好贴身的小衣,盘好头上的辫子,穿上道袍,束上腰带,才迈着方步下坡,朝那独立家屋走去。到了眼前一看,原来是两间草房,柴门紧闭。他想去敲门,经过窗下,听见屋里有人在说话,声音甚是熟悉,由不得站下来听着。
一个妇人的声音说:“挨刀的,你太没出息,滚了一身泥,才捞到几个银角子,还想喝老娘的酒?”
一个男人的声音:“鬼婆子!数你能耐!老子今天出门不吉利,碰到一头野驴,武艺高强,差点在他剑下丧命,让你真正当了寡妇!亏得我急中生智,想起说书的讲李逵下梁山的故事,学那假李逵的样子,苦苦哀求,骗他家中有生病的老娘,无米下锅,才出去端路,那野驴是个蠢货,居然信以为真,饶了我的命,还给这几个银角子。”龙真人心头火起,想要发作,看到窗户纸上有个破洞,暂时忍住朝里窥看。只见那个在松林里寻死的人,已经脱去孝服,换上红花上衣,菜绿色裙子,头上牛屎髻插了两朵鲜花,脸上擦了水粉,涂了胭脂。那个一撮毛还是原样,和妇人对坐在八仙桌两旁。桌上摆着大鱼大肉,两人都端着酒杯在喝酒。只见那妇人呷了口酒,问道:
“你说那条蠢驴是不是个瘦瘦高高,面目俊秀,穿着道袍,背着长剑?”
一撮毛道:“正是他,你也见过了?”
妇人说:“岂止见过?他还给我十块大清的龙银呢!我看倒是个好心的道士。”
大汉惊奇地望着她,疑惑地问道:“你瞎扯!一个穿着破袍子的道士,哪来这许多洋钱?”
妇人笑道:“你不信?”她撩起红花衣角,从贴身衣兜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银元叮叮当当倒在桌子上,说:“这是什么?”
一撮毛见钱眼开,伸手去抓。只听见啪地一响,那妇人一巴掌打在他的手背上,他哎哟一声缩回手臂。
妇人恶狠狠地骂道:“你这混帐!老娘好容易赚来的钱,你敢乱动!”
一撮毛哀求道:“借给我两块,今晚赌场上翻个本,赢回钱还你四块。”
妇人说:“翻个屁本?还不是肉包子打狗!老娘不借!”说着,她将银元包起来,揣在怀里。
一撮毛又羞又怒,打鼻孔里出气:“哼!你称赞他长得漂亮,心肠好,他肯给你这许多洋钱,定是在松林里,跟他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
妇人啐了他一口,“你这不要脸的王八蛋!把老娘当啥子?”又故意笑着说:“别打破醋罐子,酸溜溜的,老娘跟你是露水夫妻,老娘干啥你管不着!老娘要是跟他生个小道士,你还当个现成的爹呢?”
龙真人听到这里,无名火起三丈高,他离开窗前,走到柴门口,一脚踢开房门冲进去,拔出青锋剑,指着那对狗男女,愤怒地骂道:
“好一对贼人!胆敢欺骗你爷爷!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说着,他举起利剑,向他们刺去。那对狗男女一见有人冲进屋,先是一惊,跟着认出是受骗的道士,两人都吓得脸如土色,连忙站起来,跳到一旁摆开架势,准备和龙真人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