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元帅

白刃文集/第六卷 纪实文学

罗荣桓元帅纪事

历史在召唤
(代序)

    一个人的一生,从哇哇坠地到离开人间,经历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坎坷曲折,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人心怀大志……
    最壮丽的豪情,最伟大的理想,莫过于国家民族存亡之时,不顾个人安危,投身于救国救民行列,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历史的诗篇。
    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千百万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产生许多英雄人物,涌现出无数生动的故事。
    这是个暴风急雨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时势造就了英雄,英雄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社会。
    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作家,经历过战火锻炼、动乱困苦、生死斗争……看过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又经历了一连串的政治运动,看过史无前例的闹剧、丑剧和大悲剧!许多作家在这场浩劫中,受尽迫害,饱受折磨,甚至含冤致死!
    我从海外归国五十年,恰好处在这样的时代。战争岁月,生活艰苦,精神愉快。政治运动中,一次次受迫害。十年动乱,更是在劫难逃。对个人来说,确是惨痛,但做为一个作家,却是幸运。并非阿Q精神,这有血有泪、欢乐和悲伤的遭遇,精神上的震动,灵魂中的折腾,亲身感受体验到的东西,恐怕比太平盛世几百年还丰富,是多么难得的创作源泉啊!

    新时期十年,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复兴,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大批新作家崭露头角,优秀作品年年增加。随着对外开放,外国文艺大量涌进,各种思想、流派跟之而来,冲击着公式化、概念化的教条主义,打破了文艺创作的老框框,推动了双百方针的实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了可喜的局面。
    长期自我封闭,看不到外来的东西,突然涌进千奇百怪的外国文艺,令人眼花缭乱、惊叹新奇!在进行学习、研究之下探索创新,有了一定的收获。可惜有人囫囵吞枣,没有很好消化,良莠不分,全盘接收。甚至把别人早已丢掉的破布,捡来当旗帜,有些几十年前国外厌弃的流派,也当成新潮,加以提倡鼓吹、模仿抄袭!
    创作不自由,写不出好作品。但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没有绝对的自由。目前在我国,只要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写什么,怎么写,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这是文学创作的春天。群芳争妍,百花怒放。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乡土文学、寻根文学、开放文学、消闲文学……反官僚主义,写内部矛盾,几角恋爱,三教九流,武打侦探,遗老遗少,小脚婆娘……不都在作品中出现了吗?生涩的文词,莫名其妙的术语,几百字一段不断句,诚心不让读懂的诗……不都在报刊上登载了吗?
    从长期封闭到突然开放,出现这样那样的现象,似乎是必然的过程。小葱白菜,各有所爱;吹捧反对,不足为怪。苛求谴责,解决不了;平心静气讨论,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复思考提高,将终会跨上健康发展之道。

    海外少数人士,欣赏中国作品中写愚昧落后,写旧社会残渣,甚至欢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作品,并给予吹捧加奖,给人们造成了错觉,以为文学艺术走向世界,这是一条捷径。还有人把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当成伟大作品的标准。
    盲目崇外与盲目排外同样有害。中国有数千年文化,有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国作家生长在中国,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外国的东西要学习,老祖宗的丰富遗产更要继承与发扬!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王实甫、施耐庵、曹雪芹……他们的伟大作品,比不上哪部世界名著?有的甚至远远超过,已是举世公认。中国著名的古典作品和现代作品,被外国奉为经典著作的,均有浓厚的中国气息和民族风格。轻视自己的民族传统、“五四”传统和延安传统,幻想迎合外国人的兴趣走捷径,恐怕是“此路不通”,即便一时叫好,也未必有真正的生命力。

    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各国人民厌恶战争,期望和平。文学作品要反映时代生活,作家要喊出人民的心声,有责任揭露战争贩子的罪恶,歌颂人民英雄,唤醒人们的良知,努力阻止另一次大战的爆发。
    二次大战结束四十年,苏联、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的作家,还在描绘这次战争,小说、电影不断问世。中国革命战争打了二十多年,时间之长,斗争之复杂,内容之丰富多彩,故事之生动曲折,英雄人物千千万万!然而反映在文学作品上,至今寥寥可数。
    历史在召唤!祖国在召唤!死去的先烈在召唤!活着的参加革命战争的同志在召唤!中国作家有责任通过自己的笔尖,再现这一段革命战争的历史!将它当成一面镜子,让广大人民特别是没有经历这场战争的中青年及后来人,知道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把热爱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当成神圣的义务,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和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作家,活着的已经不多了,而且垂垂老矣!不少老作家还在坚持写作,精力已不如从前,有的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自然规律难于抗拒,反映这段革命战争历史的重担,必然落在中青年作家肩上。
    目前许多中青年作家精力充沛,才华横溢。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场战争,但可以通过访问学习、翻阅战史文献、发掘战争资料逐渐熟悉。部队正为老帅们立传,许多将军在写回忆录,这将是一些宝贵的资料。既然有些作家可以写其它的历史题材,自然也能写出战争题材。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除了他熟悉贵族生活,有关战争的描写,也是从历史档案中发掘出来的。

    “文革”前我曾计划写几部反映革命战争的话剧和长篇小说。史无前例的浩劫,不但打破我的创作计划,而且夺去我创作精力旺盛的十年时间。拨乱反正以后,伤痕文学风行,有同志问我:“你这十年遭遇很不一般,为什么不写出来?”我觉得这十年发生的事太复杂、太特殊,自己还不甚清楚,要好好思考,如果假我天年,日后还是要写的。现已年近古稀,必须争取时间,先把战争的作品写出来。1978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通过总政宣传部和罗荣桓元帅的夫人,约我写罗帅的故事。出于对罗帅的感情,我接受了写书的任务。原以为熟悉罗帅,从1939年认识,在他培养领导下工作多年,以后不断有接触。但动起笔来,却感到生疏。罗帅性格内向,外表严肃,内里一团火。对他革命前的生涯、革命后的斗争、战略战术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高阶层的活动、内心感情和家庭生活,都缺乏形象的理解,这曾使我感到不知怎样写好。
    凭着多年受罗帅的教育,再困难也得完成。我用了一年时间,访问他的兄弟、同学,访问了各大军区的领导和熟悉罗帅的老部下,编写了20多篇故事,选了适宜儿童阅读的13篇,出版了《罗荣桓的故事》,其余的分散在各报刊上发表。
    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吴早文同志,约我为罗帅写文学传记,我感到凭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条件,无法写好罗帅一生的光辉业绩,建议他找总政领导,成立了罗帅传记写作组。我和小组同志,重新访问了100多位老同志,包括聂荣臻元帅、谭政、罗瑞卿、肖华、粟裕、何长工、甘渭汉、肖克、杨勇、莫文骅、伍修权、郭化若、吴克华等将军。连在秦城狱中服刑的黄永胜、李作鹏和吴法宪,也进行提问。又从中央档案馆、军事科学院翻阅了大量文献史料和战时的电报。
    小组分工,我负责东北战争部分,写了九万字初稿,因为出国探亲,续稿由杨国庆同志完成,解放军出版社以《罗荣桓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书名出版。
    1985年夏天,我在鼓浪屿试笔,想写罗帅的文学传记,从日本投降写起。写了两个多月,感到比小说、剧本难写——既要历史真实,不能随意虚构;又要文学加工,形象描写。写了七万多字,有点写不下去,只好暂时停笔,先写访问菲律宾的散文集。
    今年春天,《虎门》主编肖玉同志,约我写篇罗帅的文章,我把鼓浪屿写的底稿前两章,重新改写成四万字的《元帅点将》,交《虎门》二期刊载。“八一”建军节六十周年,我刚和几位老同志,编写了九个元帅的故事,交华艺出版社印行。上海吴早文同志来了,说该社近来出版了一套《将帅传记、回忆录丛书》,没有反映罗帅生平的作品。旧事重提,要我将十年来写罗帅的文章,加工整理,结集出书,年内交稿。
    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我躲到外地两个月,将刊登过和未发表的作品,重新编选修订,又新写了几篇,一文一题,情节虽不连贯,文体基本统一,从各个角度反映罗帅的生平,展示罗帅性格、风度、高贵品质和革命斗争中的巨大贡献。
    按照老习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本书从我到山东认识罗帅写起,文中亦有简单倒叙他以前的生活,个别地方稍有重复,但都为重要事例,仍然保留下来。
    今年12月16日,是罗帅逝世24周年的纪念日。在整理旧作之后,我写了《忆罗荣桓元帅》一文,记述罗帅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关心,附在书末,作为缅怀和悼念我心中敬爱的导师。?おお?

白 刃       
1987年12月于深圳  

罗帅生平记略

    罗荣桓元帅的名字,青年人可能比较陌生,因为他在1963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只有61岁。我们这些在罗帅培养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同志,谈起罗帅光辉的一生,想着吊唁罗帅时的情景,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哀思,惋惜地叹息着:“他离开我们太早了!”
  毛主席在向罗帅遗体告别时,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罗荣桓同志逝世了,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很不容易啊!”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
昆鸡常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不论在当面或是背后,我们都喜欢叫他“罗政委”。这不光是他在1927年参加鄂南暴动以后,30多年的革命斗争,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绝大部分时间,是担任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和政治委员的工作,而且大家叫惯了,喊着“罗政委”这三个字,觉得格外亲切,心里热乎乎的。
    罗政委生于1902年阴历10月27日。家在湖南衡山县鱼形镇南湾。父亲教过书,后来开药铺,半商半农。罗荣桓8岁入私塾念书。
    辛亥革命了,清朝改为民国。各乡镇兴办学堂。罗荣桓转入黑田罗氏小学,他对算术、地理、历史这些课程,特别有兴趣,成绩优良。
    小学毕业后,他跟三哥到了长沙,进入私立协均中学读书。正赶上五四运动,罗荣桓受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因为家里供不起学费,停学回家。
    在家里,他一面干些农活,一面和乡里一些有志的知识青年,办了一所贫农小学,招收一百多个穷苦的孩子入学。他自己当了一名教员。
    1924年,他考进青岛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学生会,为了抵制日货,他和同学们集资,办了个小小的实业社,自己生产肥皂、蜡烛和纱布。
    1925年5月间,青岛日本纱厂里的中国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青岛总工会领导下,举行大罢工,遭到镇压和屠杀。罗荣桓参加的学生会,积极支援工人罢工,发动学生罢课,演戏募捐,救济死难工人的家属。不几天,上海发生了轰动全国的“五卅惨案”。学生会派他去上海,向各界揭露日本资本家勾结军阀屠杀青岛工人的事件。
    1927年春天,罗荣桓考进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七、八月间,他遵照党的指示,到湖北南部的通城、崇阳一带,发动农民暴动,带了一百多人,准备到湖南参加秋收起义。暴动队伍走到江西修水县,和起义的武汉警卫团汇合,打了几仗以后,部队开到永新县的三湾进行改编,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开始了红军生活。担任过连队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和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在这两个时期,罗荣桓领导建设革命根据地和二线兵团方面,创立了优异的功绩。
    罗荣桓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和“左”、右倾机会主义作不懈的斗争。特别是辽沈战役以前,与林彪的右倾思想,进行了多次的斗争,终于说服了林彪南下作战,打下锦州,取得解放全东北的胜利。并促使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解放平津和中南各省。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罗荣桓当选为中央委员。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罗荣桓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继续当选为中共八大的中央委员,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罗荣桓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个平凡的人;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家,又是个普通的战士,他一生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光辉的生平,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お?

1978年冬于北京  

梁山歼灭战

    1939年8月2日,太阳刚冒出地平线,像一团火球喷射出火焰,烧红了半边天。梁山上空没有云彩,山坡上的树木一动不动。东平湖水好似一面大镜子。湖面飘着轻烟,湖边苇子棵里,一群鱼儿在喋水,吐出气泡,搅起一圈圈的波纹。
    山坡上,平地里,到处是望不到边的青纱帐,高粱谷子全都直挺挺地站着,叶子纹丝不动。青纱帐中间,一条宽阔的东西大道,通向汶上的东头。两个骑自行车的人飞驰而来。前面一个身材高大,留着分头,敞开飘动的白布衫,腰里露出一支二把驳壳枪。他额头掉着汗珠,后背湿了一大片;后面一个短小精悍,斜挎着一支三把匣子枪,前面跑的是侦察排长,后头跟的是侦察员,他俩都是八路军一一五师的侦察英雄。
    两个侦察员使劲踩着脚蹬,车轱辘飞快旋转,跑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梁山脚下,转上西北的坡道,一直骑进张家坊,奔向一座大院,在门外跳下车,大步朝堂屋走去。
    堂屋里,罗荣桓政委正和陈光代师长,研究建立梁山根据地的工作。他穿着白衬衫,微微发胖的身体经不住炎热,不断摇着手中的大芭蕉扇。他今年37岁,可在师首长里面,数他年纪最大。
    两个侦察员喊了声“报告”,跨进堂屋,罗政委看他们满头大汗,连忙抽出一条板凳,让他们坐在门里的风口上,又从瓦罐里舀了两碗凉白开,递了过去。侦察排长咕嘟咕嘟喝完水,开始报告敌情:
    日军三十二师团的炮兵一部分,和一个步兵大队,共600多人,带着两门野炮,一门九二步兵炮,两挺重机枪,十几挺轻机枪,由大队长敏江少佐率领,昨天下午出城,晚上驻在运河边上的靳口镇。一清早向西进犯,估计下午可到达梁山。
    “吃掉它!”细高个的代理师长陈光喊着。他像猎人看到野兽,绝不让它跑掉!他走到墙边,用手指一一地量着军用地图,计算靳口到梁山的距离。
    罗荣桓政委也想歼灭这股日军,但他考虑的更多,自从首战平型关以后,部队在山西各地歼灭了许多日军。为了开展游击战争,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一一五师实行大分散,有的留在山西,有的出兵苏北。两个先遣支队挺进微山湖西和冀鲁边,他亲自率领师部和六八六团,去冬向山东进军,今年3月进入鲁西,消灭了盘据樊坝的800伪军,扫除了运河一带的伪据点,但还没有好好教训一下日本强盗。今天600鬼子送上门来,正是一个好机会。可是手边部队太少,只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连,想在白天吃掉装备优良的日军,不那么容易,先得把敌情摸清楚。
    “情报是怎样搞到的?”罗政委的双眼,从眼镜片里看着侦察排长。
    “昨天在城里,地下党的关系从一个翻译官嘴里听到的。”侦察排长回答,“下午我们躲在城西关老乡家里,亲眼看了一遍。”
    “是这样,”小个子侦察员证实说,“排长叫我点人数,他记枪炮。两门野炮很大,每门都用八匹骡子拉着。”
    “敌人带着野炮……想干什么?”罗政委低声沉吟着。
    “听说是出来武装示威。”侦察排长说。
    罗政委不完全同意这一看法,他认为敌人主要是来寻找我们的主力,因为梁山地处津浦铁路西侧,威胁敌人南北交通动脉。日军想趁我立足未定,破坏新区的建设。
    罗政委请来司令部的科长们,研究作战方案,多数同志主张打,但担心我军兵力太少。有个同志引了孙子“五则攻之,十则围之”的话,认为以相等的兵力,要歼灭装备优良的敌人有困难。
    罗政委承认这是不利的因素,但有利的因素更多:我军士气高,作战勇敢;打游击战有丰富经验;地形有利,只要不暴露目标,全歼或歼敌一部分,是有把握的。
    大家同意打。罗政委叫参谋们马上通知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叫各单位来一个首长,骑马到郝家山头集合,一块去看地形。
    “地形不是早看过了吗?”陈光师长焦急地说,“别耽误时间了!”
    “来得赢!”罗政委指着桌上的闹钟,说,“敌人带着笨重的武器,大热天步行,最快也得中午才能到这里。战前让大家再熟悉一下地形,有好处。”
    罗政委和陈师长骑着马,带着各单位的指挥员,沿着梁山下东西大道两侧转了一圈。选择了前店子集附近的石头园和刘家庄,作为东西的伏击点,骑兵连埋伏在梁山脚下的树林里,指挥所设在郝家山头。
    郝家山头村北松林里,手摇马达嗡嗡叫。报务员给独立团发电报,命令该团一营,从西边50里外的驻地,急行军赶来参加战斗。
    松林外,罗政委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东南方。大道上望不到人影,天空中看不见烟尘。他想敌人离的还远,吩咐?t望哨注意观察,自己回到松林里。警卫员递上大芭蕉扇。他从皮挂包里取出一本线装的《水浒传》,坐在地上扇着扇子看书。看到“吴用智取生辰钢”那回上面有一首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中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多好的诗啊!”罗政委问身旁一个参谋,“你看过《水浒传》没有?”
    “小时候看过。”那参谋说。
    罗政委笑笑说:“咱们现在都成梁山好汉啦!今天要劫的不是贪官污吏的生辰钢,是日本军阀的大野炮。”
    那参谋也笑了,问:“水泊梁山,气魄雄伟,景色秀丽。怎么眼前就几个小山包?”
    “写小说嘛,总要夸张。”罗政委说。不由望着身旁的山头,“也许是年代久了,沧海桑田的缘故吧?”
    炊事班送来丰盛的午餐:热蒸馍,小米稀粥,猪肉炖豆腐。事务长和炊事员们,为了保证打胜仗,想方设法改善生活。
    几个人一组,围着香喷喷的饭菜,坐在地上有滋有味地吃起来。罗政委不让警卫员单独打饭,和参谋们一块就餐。
    吃过中饭,便衣侦察员跑回来报告:大队鬼子出了张家楼,正向梁山前进。
    罗政委和师首长们走出松林,爬上高坡,站在几棵大树中间,望见远方升起一大团烟尘。烟尘下面,青纱帐挡住视线,只见一面耷拉着的太阳旗,在高粱棵顶上移动。罗政委对作战参谋说道:
    “通知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叫战士们隐蔽好,没有命令不许开枪。”
    十几个日本骑兵,慢慢走出青纱帐。隔开百十公尺,走着一队步兵。接着是骡马拖着三门大炮。后卫又是一队步兵。队伍稀稀拉拉,走得很慢,拖得很长。
    敌人前面没有尖兵,两翼不派搜索部队,罗政委想:“这个日军指挥官,一定很骄傲,仗着优势装备,瞧不起八路军。”看到敌人的弱点,罗政委很高兴,亲自打电话给伏击连,吩咐他们沉住气,不要暴露目标,等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听命令再打。
    日本骑兵踏上起伏的丘陵道,对大路两旁的树林,一点也不放在眼里,仍然放松缰绳,让大洋马一步一颠,慢慢走进伏击圈。后面的步兵拖拖拉拉跟着。一小时以后,先头部队接近石头园,尾巴也过了刘家庄。
    “是时候了!”罗政委朝着作战参谋喊道,“打信号弹!”
    梁山上空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埋伏在石头园南坡的六八六团第十连,班以上的干部,多半是老红军,战士大部分是山西兵,战斗经验很丰富,打埋伏更是拿手好戏。连长看见信号弹,立即下令开枪。
    “哒哒哒哒……乒乒……哒哒……啪啪……”三挺轻机枪像急风暴雨,向着一百米外的鬼子射击。步枪瞄准敌人,一枪一个。
    霎那间,大道上人仰马翻,鬼子骑兵一个个落马。步兵也乱成一团,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到处乱窜。夹在步兵中的炮兵,更是狼狈不堪,拉着大野炮的骡子,有几匹倒下,其余的受了惊,尥着蹶子,乱蹦乱跳,挣不脱缰绳,鬼子炮兵只顾自己活命,有的撒腿乱跑,有的爬在炮车后面躲子弹。
    后卫两个步兵中队,掉转头来向东跑,跑到刘家庄附近,被埋伏在西坡的特务二连,一阵机步枪打住了。鬼子官组织了三次冲锋,想夺路逃跑,都被二连战士打了回去!
    伏击圈的南面是一片洼地和水汪子,被打乱的鬼子纷纷向北逃,想抢占梁山制高点。
    战场上的一切,在罗政委的望远镜里,看得很清楚。他对作战参谋说:
    “吹起冲锋号!命令骑兵出击!”
    一阵嘀嘀打打的冲锋号声中,几十匹战马从山坡林中冲出来。骑兵们举着闪光的马刀,喊着震撼山岳的杀声,冲向逃上来的鬼子兵。鬼子兵吓坏了,又一窝蜂似的往回跑。骑兵们冲到鬼子群里,像切瓜砍菜一般,用马刀劈着日本兵的脑袋。
    大道两头的伏兵,纷纷跳出阵地,端着刺刀冲向敌人,东西夹击,刺刀捅进鬼子们的前胸后背,包围圈逐渐缩小了,大部分鬼子被迫退到南面的洼地。突然间,洼地前边小高地上,一挺重机枪向我冲杀的骑兵开火,几匹战马倒下去。大道南面几挺歪把子轻机枪跟着叫开了,阻止我冲锋的部队。看来日军指挥官已经从慌乱中醒来,抓住部队抵抗,用火力掩护鬼子兵往南撤退。
    一股日军占据有利地形,用优势的火力掩护溃退的鬼子兵,轻重机枪猛烈扫射,掷弹筒跟着轰击,拦住了我追击的骑兵和步兵。
    逃散的鬼子兵重新组织起来,一个小队抢占西边的高阜,向石头园我军阵地侧射。日军从青纱帐中,一群一群向西南逃窜,占领独山和山下的独山庄。
    追击部队包围了独山庄,师指挥所移到郝家山头。罗荣桓和陈光带着参谋人员,来到独山东北的坡地上,用望远镜观察庄里和山头上的敌人。
    太阳偏西了。陈师长主张乘敌人立足未定,一鼓作气攻下独山庄。
    “莫慌!”罗政委说,“敌人占领了庄子和独山,成为犄角,可以发扬火力互相支援,现在进攻伤亡大。等天黑了,独立团的部队赶到了再打。”
    罗政委回到郝家山头,后勤部一位负责同志跑来请示,问缴获的三门大炮怎样处理?
    “大炮拉到哪里了?”罗政委问。
    “在村外。”那个同志答。
    “走,看看去!”
    罗政委和陈师长走到村东头。一大群老乡和八路军,围着三门大炮看热闹。看到首长们来了,连忙让出地方。首长们喜笑颜开地摸摸炮轮,敲敲炮筒。在八路军里没有这样大的野炮。一一五师只有两门苏联造的机关炮,还有八门八二迫击炮。
    罗政委和陈师长商量好,对后勤的同志说道:
    “步兵炮发给六八六团,叫他们搞两个驮架,拆开来用骡子驮。”
    “这两门野炮呢?”后勤的同志问。
    罗政委看见人多,没有回答。他考虑到野炮笨重,带不动,又没有可以存放的地方。敌人打了败仗丢了大炮,一定不甘心,很快就会进行报复“扫荡”,埋起来容易被找到。他走出人圈,对后勤的同志说道:
    “把两门野炮秘密地沉到东平湖里,炮筒和炮轮不要沉在一个地方,路上不要留下痕迹。记住沉炮的地方,等有条件再来捞。”
    回到住处,值班参谋报告,独立团团长带着一营赶到了。罗政委叫参谋通知他,让部队吃好饭好好休息,安顿好了来接受任务。
    警卫员打来晚饭,说房东家里,从独山庄逃出来一个亲戚,正讲着鬼子进庄的事。
    罗政委很感兴趣,马上让警卫员去请那个老乡。警卫员说:
    “首长先吃饭,吃完饭再去请老乡。”
    “乱弹琴!快去!”
    “饭菜凉了!”
    “大热天,凉了好吃。快去!”
    警卫员只得出去,请来一个老大爷。
    罗政委让完坐,递上一支香烟。
    “俺抽这个。”大爷掏出烟荷包说。
    罗政委划了一根火柴,给老人点上烟锅,问道:“老大爷,贵姓?”
    “免贵,姓武。”老大爷说。
    “是武松的武?”
    “对,对!景阳岗打大虫那个好汉,跟俺是一家子。”
    “老大爷,鬼子到你们庄,都干了些啥事?”
    “挨家翻东西,用枪打小鸡,杀猪割猪头,剁猪手,剥了皮,把杂碎都扔了!奶奶的!还糟践老娘们,吓的闺女媳妇到处藏……”
    罗政委把话题引到独山庄的情况。仔细问了围寨高低,房屋布局,街道宽窄,鬼子们住在哪些房子。又问了庄外独山的高低,周围的坡度。
    武大爷回答后,问道:“同志,是不是要打鬼子?俺给你们带路。”
    罗政委感谢老人的好意,请他回去休息,需要的时候,再请他帮忙。
    老人走了。罗政委吃过饭,陈师长和科长们,几个战斗部队的负责人,也先后到了。
    罗政委向大家介绍独山庄的情况,决定今晚上消灭敌人。作战科长提出作战方案:特务二连攻北门,六八六团八连攻西南角,十连作预备队,独立团一营负责攻独山……大家同意作战方案,只是攻击时间有分歧。多数同志主张上半夜打,理由是昼长夜短,拂晓前不解决战斗就不好办。
    罗政委分析敌我情况,主张下半夜打。理由是:敌人白天吃了大亏,上半夜一定戒备森严。上半夜不打,麻痹他一下,叫他摸不到头脑。鬼子们白天走累了,打乏了,上半夜不敢睡,下半夜必定疲乏不堪。等他们睡了大觉,再给他来个突然袭击。好在庄里没有坚固的工事,下半夜的时间足够了。
    决定好战斗部署,各单位分头做准备。
    太阳落山了,威力还留在大地上,东平湖蒸发着白天吸收的热气,晚间比白天还闷热,梁山南面一片静寂,只有青蛙和昆虫在叫唤。
    二更天,东平湖上起了一阵怪风,梁山上的松林呼呼乱响,空中的星星逐渐隐没,天边闪着电光,远处响着雷声。不一会儿,风停了,雨下不来,天气更热得难受。
    罗政委在院里乘凉,坐在硬木太师椅上,似睡非睡,不断摇着手中的芭蕉扇,驱赶成群的蚊子。值班参谋从屋里走出来,罗政委睁开眼问道:“部队出动了?”
    “出动了。”
    “走!”罗政委站起来。
    司令部的人员,随着罗政委出了庄子,走到独山北面的临时指挥所。
    这时候,战斗部队摸着黑路,分头向独山庄前进。八连由南向北运动,师部的侦察排长和两个侦察员当向导。战士们的右臂都扎着白毛巾,作为夜战的识别记号。突击排抬着云梯,队伍不声不响地来到独山庄外,进入西南角的冲锋出发地。
    部队隐蔽在庄稼地里。侦察排长带着一个侦察员,悄悄摸到寨墙外面,听不见里面的响声。排长投进一块小石子,还是没有反应。他决心扒到墙上看看,踩着侦察员的肩头,腾身扒上寨墙朝里望。庄里一片沉寂,只有几处灯火。仔细观察了一阵,他跳下来,叫侦察员去通知突击排。
    突击排跑步来了,迅速架上云梯。侦察排长第一个爬上去,连长和战士们一个个跟着爬上寨墙,跳进庄里。
    果然不出所料。鬼子上半夜加岗加哨,戒备森严。下半夜松懈下来了,官儿们不查哨,巡逻兵不游动,哨兵坐在寨门下打瞌睡,士兵们躺在院子里睡大觉。
    侦察排长干掉了鬼子的哨兵,打开寨门。翻墙头进来的突击排,包围了一座大院,朝着横七竖八睡大院里的敌人,扔进十几个手榴弹,炸得满院鬼哭狼嚎!战士们端着刺刀冲进院里,把活着的鬼子穿死。
    八连外面的两个排飞快地冲进庄里,把敌人分割包围起来,用手榴弹和刺刀,消灭掉慌乱的敌人!
    爆炸声中,特务二连也攻进北门。武大爷给他们带路,指点住着日军的院子。战士们冲进去,把来不及抵抗的鬼子兵消灭!
    庄里到处发生巷战。一小时以后,庄里的枪声沉寂了。庄外独山上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独立团两个连攻了几次没有攻上去,伤亡了几十口人。
    罗政委和陈师长来到独山下,找到独立团的指挥所。
    “你们怎么搞的?”陈师长朝团长吼道,“庄里二百鬼子早就消灭了,山上几十个鬼子,你们打了半夜还拿不下来!你给我亲自带队伍冲上去!打不下来,别回来见我!”
    团长又羞又愧又恼火。罗政委把他叫到一边,详细问了攻不上去的原因,作了具体指示。团长接受了教训,叫一、三连从南面和东北角猛攻。自己带着团部十几个老兵,一式驳壳枪,还有两挺花机关(冲锋枪),每人背着两袋手榴弹,从西面的陡坡往上爬。
    陈师长调来一挺重机枪,参加正面作战。轻重机枪猛烈开火,掷弹筒接连向山上抛射。独山顶小庙周围一片火海,一、三连的战士从两边往上冲锋。
    独山上的鬼子兵死伤了一大堆。一个中队长指挥剩下的二十几个士兵,仗着有利地形和弹药多,拼命挣扎顽抗。他们只顾防着南面和东北角,没料到西边陡壁偷偷上来十几个八路军,一排手榴弹扔到机枪阵地上爆炸,当场把两个射手炸死!
    日军中队长顾此失彼,慌忙带着十几个鬼子退进小庙里抵抗。
    一、三连的战士们也攻上来了,部队把小庙团团围住。鬼子一挺轻机枪架在窗口扫射,掷弹筒弹从门窗里往外扔。战士们打得眼睛冒火,有几个摸到庙墙根,把集束的手榴弹扔进窗里,敌人的机枪哑巴了。
    战士们端着刺刀冲进小庙,把活着的鬼子一个个挑死!
    天刚亮,独山上的战斗也结束了。600多个日军,除了十几个俘虏,全部被消灭!
    几天后,济南日军司令官尾高次郎,调动了5000日军,百多辆汽车和装甲车,对梁山地区进行报复扫荡,到处找野炮和八路军,找了一个月,什么也没有找到。?お?

1978年8月于济南  

1924年罗荣桓考进青岛大学土木工程系
红军时期的罗荣桓,被毛主席誉为“草上飞”
罗荣桓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井冈山
1927年罗荣桓考进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红大一期一科留延安同学合影1937.4.28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政委和警卫战士的合影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西北抗日救国会红军代表团于延安1937.4.17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1927年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1937.5月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政委与警卫连战士打篮球
1938年11月罗荣桓、陈光率东进纵队5000余人挺进山东。
?年罗荣桓同志在山东
罗荣桓和林月琴同志在山东
1941年8月115师在临沭县蛟龙湾举行“八一”军政大检阅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荣桓指挥梁山战斗,歼日军32师团大队长少佐长田敏江以下日军600余人。
左:肖麦平、罗荣桓、陈光、赵?D、张霖之、朱则民在东平合影。
1939年3月20日罗荣桓在东平县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1940年9月在桃峪会议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右: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参谋长陈士榘。
1943年4月罗荣桓迎接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左二)
左:陈光、赖可可、萧华、罗荣桓、梁必业、王秉璋、陈士榘、王立人、杨尚儒、苏静、张雄等115师部分处以上干部。
1944年6月山东军区军事会议的全体合影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左起:陈士榘、罗荣桓、黎玉、赵?D、朱瑞、萧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