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同志的画像

白刃文集/第六卷 纪实文学

罗荣桓元帅纪事

干部之家

革命友情重山河,
首长关怀暖心窝;
帅府门前客不断,
单车倒比汽车多。
(广东人把自行车叫做“单车”。)

    这首诗,是一位在广东工作的干部,到北京探望罗荣桓同志,写下的感想。
    全国解放以后,罗荣桓同志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长,工作十分繁重,日夜操劳不息,以致旧病复发。但他仍然不肯休息,一面在家养病,一面坚持工作。每天家里都来了许多客人,门前的自行车经常比汽车多。来访的同志,多数是来谈工作,汇报请示、研究问题。也有来探望病情、问候老首长的。从外地来京的老战友、老部下,总要来看望。罗荣桓对来访的人,不管职位高低,一律热情接待,和他们谈心叙旧,帮他们解决问题。有时候他怕人家不好意思登门,便主动约请来家里玩。凡是事先约好的,他就叫爱人或秘书到门口等候,生怕来客受到怠慢。
    来到罗帅家里的同志,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随便便不觉得约束,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要是外地来的,罗荣桓绝不放过机会,总要仔细地询问部队的情况,提出问题,倾听意见,所以他在家里养病,对部队的情况仍然十分了解。
    罗帅的夫人林月琴同志,为了照顾罗帅的身体,帮助招待客人。她作了自我牺牲,放弃了较高的职位,当了家属。她对来客都亲自招待,端茶拿烟,热情款待。遇到开饭时间,她总要留饭,虽说是家常饭,却给同志们的心上,留下了无比的温暖。
    有天晚上,林月琴同志接了个电话,有位同志要来。她怕影响罗帅的休息,另约了时间。第二天早晨散步,月琴同志谈了这件事。罗荣桓严肃地批评她,说道:
    “这样不好,过去在山沟里打游击,什么时候来人就什么时候见,睡着了还叫起来呢!这个同志晚上要来,可能有急事,时间是晚了一些,那有啥关系?能谈就谈,不能谈,见见面也是好的嘛!你这一挡驾,恐怕他一宿都睡不好。”
    吃过早饭,罗荣桓主动去看那个同志,向他道歉,帮他解决了问题。这个同志很受感动,久久不能忘怀。
    写到这里,我想起抗战时的一件事。1940年在山东鲁南,有个团指挥员带队伍到台儿庄以南地区,消灭一些顽固投降派,争取收编了一支杂牌队伍,考虑给什么称号,当时没有电台,派人向师部报告,来回得好几天,时间等不得,几个领导同志商量一下,给了“运河支队”的称号。后来这支部队出了乱子,那个指挥员回到师部,挨了一个师首长严厉的批评,说他想当官,把部队拔高了好当分区司令。
    他觉得一肚子委屈,连夜跑去找罗政委评理,讲了客观情况,难过地说:
   “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还说我想当官,我想不通!”
    罗政委向来不当下级的面,谈同级干部的不是。对他安慰解释一阵,劝他去睡觉。
    他回到住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又爬起来,跑到罗政委住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警卫员告诉他,首长睡着了,请他明天再来,他坚持要见,自己敲门了。
    罗政委被吵醒,披着衣服出来,和蔼地问道:
    “咋搞的?睡不着是吗?”
    “嗯。”他点点头,看见罗政委有点疲倦,倒不好意思了。
    “睡不着再聊聊。”罗政委递给他一支烟,“抽支烟,莫急,慢慢说。”
    “政委,我实在想不通!”他抽着烟,又重复一遍说过的情况,问道:“政委,你了解我,我是想拔高部队好当大官吗?”
    “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有理也莫急嘛!”罗政委笑笑说,“你这个同志啊!眼睛里搁不住一粒砂子,也不是当大官的材料。这件事组织会妥善处理,放心,睡去吧!”
    罗荣桓同志对干部和战士的关怀爱护,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抗战时期,他就经常对政治机关的同志说:“政治机关要摸清部队的政治脉搏,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情绪,关心每一个同志的成长,照顾他们的困难。”又说:“同志们离开自己的家庭出来干革命,过着艰苦的战争生活,随时准备流血牺牲。部队要成为革命的大家庭,政治部要成为干部的家。”
    罗荣桓爱护干部的另一面,是对干部的缺点错误,绝不迁就。他批评同志的时候,很注意方式,把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对有些同志,他认为响鼓不用重槌敲,轻轻点了一下就行。对有些毛病大的人,他是恨铁不成钢,一定要严格批评教育。
    抗战时,某团团长跟政委闹不团结,师部派两个干事去检查工作。干事回来如实地反映了情况,师首长们找那个团长来谈话,指出他的错误。那团长蛮不讲理,对师长的批评当耳旁风,对参谋处长的批评更加恼火,他跳起来拍着桌子吼着:
    “你有什么资格批评我?”接着掏出卜壳枪往桌上一放,叫道,“去检查工作的干事还没有死!找他来说清楚!”
    罗政委看他太骄横,也生气地朝他喝道:
    “把枪收起来!再这样胡闹,把你押到机关来当参谋!”
    “押就押吧!”他虽然嘴硬,可是看到罗政委眼镜里射出严厉的目光,也软下来,乖乖地把枪收起来。
    “枪是对付敌人的,你拿出来耍什么威风?”罗政委稍为缓和地说,“别背了长征的金字招牌,就老虎屁股摸不得!要讲理嘛!”
    那团长也感到理亏,低下头不吱声。
    “坐下!”罗政委说,“我问你,发给别团的棉衣,被你们扣下来,有没有这回事?”
    “有。”
    “这算不算本位主义?”
    “算。”
    “团政委批评你,你还耍了态度,这样做对吗?”
    “不对。”
    罗政委看他认错了,又谆谆地对他说,一个人一生,难免要犯一些错误,知道错了就要改,改正错误才是宝贵的。又劝导他不要因为打了一些胜仗,就居功骄傲,一定要谦虚谨慎,凡事多和团政委商量,尊重别人的意见,搞好团结。
    师部有个敌工科长,工作作风不踏实。罗政委批评过他:“雷厉风行不下雨。”有一次,他从敌占区搞了两斤点心,高高兴兴送到罗政委的住处,罗政委当场批评他说:
    “你这是堂上点灯,炉下不烧火!不要搞庸俗作风,不要眼睛朝天,光看到首长,要多照顾下面同志的生活!把点心拿回去,给科里的人吃吧!”
    1940年打天保山,部队伤亡很大。战士打红了眼,一肚子仇恨。攻上山以后,个别同志枪杀俘虏。这个科长见了,不但不制止,而且跟着违犯政策。打完仗,他还夸夸其谈地宣扬一番。罗政委知道了,非常生气!觉得他不能再做敌军工作,就把他撤职,并拿这个典型事例教育部队。
    对于犯错误的干部,非到万不得已,罗荣桓同志绝不主张处分。入城以后,有个高级干部中了糖衣炮弹,犯了严重的错误,罗荣桓同志感到很痛心,在批判他的时候,激动地说:
    “你在部队里这么多年,还犯了这样大的错误,对得起党和人民吗?你太不爱惜自己的历史,把自己断送了!”
    讨论处分的时候,多数同志主张开除他的党籍,罗荣桓同志说:
    “他在战争中打仗很勇敢,为党做过有益的工作,能挽救尽量挽救,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还是留党察看吧?”
    他曾经对总干部部的副部长说过:“对犯错误的同志,要以批评教育为主,不要老是处分,更不要动不动开除党籍,培养一个人入党不容易,不要轻易开除,这是人家的政治生命啊!留在党内再教育,不一定比一个新党员差。”
    他还经常对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说:“党让你们管干部。管,是关心,是爱护。不要像私塾先生管学生那样,动不动打手心。要关心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干部感到革命队伍里的温暖。现在机关大了,侯门深似海!不要阎王开店,小鬼不敢上门。干部部要成为干部之家,对同志要诚恳热情,让大家愿意上你的门,敢跟你讲心里的话。”
    凡是认识罗荣桓同志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平易近人”。“平易近人”这四个字,看来平常,说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特别对那些职务高工作忙的同志。如果没有深厚的阶级友爱,没有对同志的满腔热情,是不容易做到的。
    十年动乱刚结束,我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谈起罗荣桓同志,他止不住眼泪汪汪,几次痛哭失声,谈不下去。他讲了抗战时期,罗政委对他爱护和教诲的事例,末了说道:
    “每次想起罗政委对我的帮助教育,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这一辈子永远也忘不了。现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和一些老首长,一个个去世了。这些年林彪和‘四人帮’把党和国家糟蹋得不成样子。到处制造冤狱!多少好同志被迫害,受折磨死了!部队的优良作风、光荣传统,都给破坏了,要恢复可不容易呀!怎么能不难过呢?”
    当时我听了也很难过,现在写起来还很难过。在林彪和“四害”横行的日子里,好多政治机关和组干部门,被他们控制,或受他们的干扰和影响,成为迫害干部、大整好人的地方,真是阎王开店,小鬼不敢上门!如今拨乱反正,有些单位是积重难返!缅怀罗荣桓同志生前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盼望所有政治机关和干部部门,能按罗帅生前的教导,早日建成真正的“干部之家”。

1978年冬写于北京  

战士的贴心人

    夜深了,空中飘着鹅毛般的大雪。浑河上的坚冰,冻得更加结实。河岸上的冻土,硬得像钢铁。立春好久了,下半夜的气温,还经常在零下三十度左右。
    日本投降以后,从山东来到东北的部队,还穿着薄薄的棉衣,戴着护耳的布棉帽,有些战士脚上换了“?}?B(乌拉)鞋,因为不会装垫草,也冻得裂口子、生冻疮。
    这是1946年的早春。浑河岸边的煤都抚顺,一座楼房里的灯光,从底层窗户透出来,照着门口一个哨兵,衣帽上落了一层雪花。他束着双手抱着步枪,靠着游动和不时停步跺脚来取暖,?}?B鞋的皮底,在洋灰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
    窗户里的台灯下,罗荣桓正在桌上起草一份文件。提到跟国民党和谈,必须做两手准备;对东北局势,要根据中央军委的新指示,避开大道占领两厢,树立建设根据地的意思,准备和蒋介石军队作长期艰苦的战斗……写到这里,他想到林彪还抱着“独占东北”,留恋大城市的和平幻想,不由搁下钢笔站起来。
    窗外传来一阵咯咯咯咯的响声,他走到窗口,看见玻璃上结着冰凌花,听见窗外哨兵跺着脚。立刻回到床前,拿起他那件老羊皮的旧大衣,轻轻地打开房门走出来,披在哨兵的身上。
    “谁?”哨兵吓了一跳,猛喊了一声转过身,立即从那副眼镜上认出是罗政委。这哨兵原是山东军区特务团的战士,近一个月来站岗放哨,常常看到首长穿着这件大衣,灰布面已经褪了色。现在他正冻得难受,这件大衣却披在自己身上。一阵暖流流到心窝,眼里潮乎乎地望着罗政委,说:
    “首长,你……”他说不下去,想脱下来。
    罗荣桓拉着大衣两边的大翻领,蒙住哨兵的身子,说道:
    “我房里暖和,你穿着吧!换班的时候,传给下一个哨兵。”
    罗荣桓说完,转身进屋关上门,走到桌边,拿起钢笔在一张纸上,写着:
    “何部长:无论如何,要搞上几件羊皮大衣,几顶狗皮帽子,给站岗的专用,以免夜间把哨兵冻坏。罗荣桓。”
    他怕自己事多忘了,给供给部长写完条子,放在显目的地方。又继续起草那份重要的文件。
    凡是熟悉罗荣桓的人,都知道他关心爱护战士,有时候比母亲照顾子女还周到。从他担任连队党代表,到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称号,几十年如一日。所以许多同志都暗地里颂扬他:“真是战士的贴心人!”
    早在1927年,他上了井冈山,在九连当党代表,看到要建设一支新型的工农革命军,铲除旧军队的军阀主义,首先要做到官兵平等,上下一致。上井冈山以前,军官们单独开小灶,每顿四菜一汤。三湾改编以后,成立士兵委员会,官兵都吃大锅饭,有些军官嘴里不说,心里很不高兴。他一面做军官的工作,树立爱兵的思想;一面自己以身作则,白天同士兵一块出操上课,夜晚和士兵睡在草铺上。他带头参加劳动,上山打柴,下山背米,担担子,吃南瓜。士兵们都不把他看成是个“官”,而当成自己的弟兄,有什么话都对他说。
    上井冈山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山高风大,气候寒冷。部队都穿着五花八门的单衣,有军装,有便服。当时既没有后勤部,也没有供给处,生活十分困难。一切军用物资,全靠打土豪、募捐筹款和打仗的缴获。冬天来了,战士们陆续穿上棉衣,罗荣桓还穿着单衣,直到全连同志都穿上棉衣,他才去领自己的一份。
    1928年,连队的主要干部都有一匹马。不管行军还是作战,党代表那匹马上,不是骑着负伤的战士,就是驮着病号。以后他当了营和纵队的党代表,当了军政委和军团政治部主任,除了指挥作战需要,还是很少骑马,而和大家一齐走路。
    四十年代初期,敌后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斗争的阶段,山东也不例外。
    一一五师进入鲁南。1940年,后勤部长向罗政委报告,师直属队的经费,每月只有600元。
    那时候鲁南地区,县城和交通要道上的乡镇,驻着日本军队和汉奸队。其他地方有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实力派、地主武装、封建会道门……有首民歌描写当时的割据:??

东头崮,西头山,
土匪茅贼出万千;
山高皇帝远,    
拳头就是知县官。

    八路军来了,到处都碰到障碍,有些反动武装,和敌伪军勾结,经常和我们作对。袭击我们的小部队,抓我们出去筹办给养的人员。
    部队的生活非常困难,一日两餐经常不能按时开饭。而弄来的供养也是很糟的:发霉的高粱、地瓜干摊的煎饼、带壳的糁子煎饼、豆饼、花生饼(榨过油的花生渣子饼)……菜里见不到油花,几个月闻不到肉味。
    打败了几次日伪军的进攻,打掉了几股勾结敌人的反动武装,群众开始对八路军有所了解。但是群众生活本来就很困苦,我军的生活仍然不能改善。
    有一阵子,部队夜行军,好多战士像瞎子似的,什么也看不见,要由别人牵着走。
    怎么回事呢?军医说,因为菜里没有油水,缺乏营养,得了夜盲症。怎么治呢?要吃猪肝。
    罗荣桓下命令通知各部队,不管怎样困难,也要买猪肝给患夜盲症的战士吃。
    为了克服经济困难,罗荣桓号召开源节流;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自力更生,爱惜民力。他还亲自召开全师连排管理人员的生产节约大会,和大家一块研究出一连串的办法。并且规定每个战士,每天要吃到斤半粮、五钱油、五钱盐和一斤菜。每月要吃到一斤肉。
    部队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生产节约运动展开了!凡是有条件的部队,都进行开荒种粮,喂猪种菜。沿海的部队开盐滩,种白银(晒咸盐)……
    自力更生开花结果,战士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每人都吃到规定的标准。到了1944年,有的连队每日三餐,每顿都可以吃到两个菜,每星期吃一顿饺子。
    罗荣桓经常教育部队的干部,要树立爱兵的思想,他说:
    “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送自己的子弟来参军,我们一定要像父兄那样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官兵团结,军民团结,上下一致,我们就能够战无不胜!”

1978年春写于沈阳  

平凡的革命者

    1940年夏天,在抱犊崮附近一个小山庄。太阳落在山崮上,把天边的云彩烧红了。庄外的操场上,师部的干部和战士们,都在做游戏。有的围了一个大圈在托排球,有的在翻杠子,有的在打克拉克球,有的三三两两在散步……
    操场的一角,木椅上坐着一个中年人,胸前围着白围裙。理发员正用剃刀剃着他留了多年的长头发,不一会儿,剃成了光头。大家近前一看,原来是罗政委。
    罗政委在操场上剃光头的事,一下子就传开了。大家都说,这是“无声的教育”。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朱总司令号召部队剃光头,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很不好,留长发头部负伤不好治疗。还有当时卫生条件太差,冬天没有热水洗头,容易生虱子。可是有些知识分子干部,对自己的“洋头”有点留恋,不愿痛快地剃成和尚头。
    这一下好了,不用动员说服,第二天留分头的同志,都主动找理发员,把脑袋剃光。
    罗荣桓是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同时又是个普通的战士。他参加革命以后,几十年如一日,不论是战斗、工作、学习、生活,他都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当党代表、军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都把自己看成一个平凡的革命者,事事对人宽、对己严,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按规定,红军营以上干部,都配备有“挑夫”,给挑私人的东西。可是罗荣桓当到军团政治部主任,一直没有私人的担子。
    他结婚的时候,盖的是长征途中带来的旧被子,而这床被子,一直盖到抗战胜利。
    平型关战斗,缴获很多日本黄呢子大衣,好多首长都分了一件。但是罗荣桓没有要,整个抗战八年,每年冬天,我们看到他穿着一件老羊皮大衣,灰布面已经褪了色。日本投降后到了东北,这件旧大衣还穿在他的身上。
    1942年打甲子山,他骑马指挥战斗,14昼夜没有好好休息,得了尿血病。当时缺医少药,更没有医疗器械可以检查。按照一天天严重的病情看来,应该回延安去休养治疗。
    罗荣桓一直不让将他的病状报告延安党中央。在频繁的战斗和紧张的工作中,他忍受着病痛,坐着担架指挥作战,处理日常工作。后来党中央知道了,催他到淮南新四军军部治疗。
    1943年,病情严重,罗荣桓不得已坐担架南下苏北。到新四军就医,要通过陇海铁路和几道封锁线。组织上给他派了医生、护士和警卫部队,罗荣桓一概不要,他说:
    “山东的医生护士本来就少,到新四军那边有医护人员,何必劳民伤财从山东带人去!也不要专门带警卫部队,过封锁线的时候,叫附近的部队掩护一下就可以了。”
    上路的时候,他只带了几个警卫员。组织上派卫生部长谷广善和军医陪同。他爱人林月琴跟着去,一路上护理他的疾病,照顾他的生活。
    新四军有个国际友人,名叫罗生特,是个奥地利籍的泌尿科医生,当时也没有检查疾病的医疗器械。后来费了不少力气,才从上海弄来了简单的检查器械。给罗荣桓进行检查的时候,没有麻药,罗荣桓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疼痛,满头大汗地接受检查。发现两肾都有病变,没有X光镜,不知是生了肿瘤,还是多囊肾。
    新四军陈毅军长主张他化装成商人,到上海去治疗,并打电报请示了党中央。第一封回电同意他去上海,但接着毛泽东亲自来电,说他身上负过伤,留有伤痕,容易被日本人发现,阻止他去上海。
    罗荣桓惦记着山东的工作,就很快地回到了山东。
    1943年,山东根据地形势好转。后勤部为了照顾年岁大身体弱的同志,准备给他们开中灶。罗荣桓知道了,对后勤部的领导同志说:
    “照顾年老体弱的同志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另立名目,开什么中灶、小灶,每人每天增加五分钱菜金就行了。”
    1945年冬天到了沈阳,罗荣桓在日本医院里检查出肾癌,日本大夫说必须摘除右边的肾脏。当时组织上决定让他到大连苏医院做手术。大连苏军又介绍他上朝鲜平壤苏军总医院,总医院的人说,他们只能做战时外科手术,这种复杂的手术,要上莫斯科去做。
    1946年冬天,罗荣桓同志到莫斯科动手术。摘除右边肾脏以后,身体很虚弱,原准备到克里米亚疗养,动身以前,听到蒋介石军队占领延安,罗荣桓坚决不去疗养,带着没有复元的身休,回到哈尔滨,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和战斗。
    手术后没有休息调养,立即投入东北解放战争,特别是为了贯彻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他不顾身病体弱,亲自到锦州前线指挥。接着又进关参加指挥平津战役。身体过于劳累,疾病不断侵蚀,罗荣桓不声不响,暗中和疾病作顽强的斗争!1949年春天,第四野战军南下,准备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他从北平到天津,突然晕倒。毛主席知道后,派黄树则同志到天津看他的病,不同意他继续南下,要他回北平养病,给他另外安排工作。
    五十年代初期,他又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症。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病很关心,要给他派专门的医生,他坚决不要。
    有一天他回家,发现家里添了四张躺椅,马上找来管理员,问道:
    “那里搞来的躺椅呀?”
    “从总后搬来的。”管理员回答。
    “给钱了吗?”
    “没有。”
    “给退回去!”
    管理员解释说,总后的首长为了照顾他的病,让他办公后回家好躺着休息。
    “乱弹琴!我一人害病,用得着四张躺椅啊!都给我搬回去。”
    管理员为难地解释了一阵,还是不肯给退回去。
    “不退也成,”罗荣桓说,“一定要照原价给钱,用我的钱。”
    管理员答应照办,躺椅才留下来。
    繁重的工作,使他的心脏病更重了,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起不了床,但他还在家里工作,接待干部,躺在床上看文件,读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著作。
    医生为了他看书方便,从北京医院借来一张摇床。罗荣桓看到了,批评医生说:
    “医院里有那么多病人,他们比我更需要,怎么可以把医院的床往家里搬呀?”
    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怕医生为难,婉转地问他:
    “你不同意借,咱们自己花钱,订做一张行不行?”
    “那当然可以罗。”
    就这样,他自己花了四百块钱,在上海订制了一张摇床。
    1955年评军衔,罗荣桓同志听说正在酝酿的十个元帅当中,有他的名字。他给毛主席写信,说自己参加革命比较晚,对党对人民贡献不大,不要给他这样高的荣誉。
    罗荣桓的一生,就是这样廉洁奉公,无私无畏,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他从不特殊,从不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只当成是一个平凡的革命者。

1978年春写于北京  

罗元帅的家

    1937年5月的一天下午,一个20多岁的红军干部,骑着枣红马,顺着汽车路一步一颠地走着。他抬头看看落在西山上的太阳,朝马屁股上抽了一鞭,枣红马尥起蹄子,向延安飞奔而去。
    这个骑马的青年红军,姓甘名渭汉。他一边催马加鞭,一边想:“到延安天不早了,办不成公事,还是先到罗荣桓同志那里住一宿,痛痛快快谈谈分别后的想念,聊聊战斗、工作和生活。”想到别后重逢,不由心里喜悦,脸上露出微笑。
    原来甘渭汉和罗荣桓是亲密的战友。罗荣桓在中央苏区第八军团当政治部主任,他是组织部长。罗主任比他大十岁,对这个二十出头的组织部长,当成革命的小兄弟,从政治上到生活上,都给他很大的帮助。两人的阶级感情很深厚,行军作战在一起,晚上经常共睡一个草铺。
    望见延安城,他放松马缰绳,让马儿缓步前进。走进城门洞,来到长街上。红军进驻不久的延安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长街两旁摆着许多货摊和小吃桃子,到处熙熙攘攘。他无心看热闹,策马向红军大学的校址走去。
    找到罗荣桓的住房,老战友兴奋地握手问候。甘渭汉看见一个警卫员正在杀鸡,想到罗主任(罗荣桓当时任后方政治部主任。)一向艰苦朴素,禁不住奇怪地问道:
    “怎么杀起鸡来了?”
    “欢迎老战友嘛!”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要来呀?”
    “我有情报嘛!”
    甘渭汉怀疑地摇摇头,跑到屋里一看,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双人铺上的铺盖刚拆洗过。他按照老习惯,叫警卫员把自己的马褡子,搬到屋里来。
    警卫员从马背上卸下行李,扛着走到门口,罗主任拦住警卫员,指着隔壁的屋里说:
    “放到那边去,打扫一下,搭个门板。”
    “怎么搞的?”甘渭汉奇怪地望着罗主任。“不让我跟你睡在一起呀?”
    罗主任笑笑没有回答。
    “好久不见了,有些工作问题,正要向你请教,睡在一起好谈呀!”
    罗主任仍然笑笑没有开言。
    这时候,谭政、许建国和几个同志来了,听了他们说话,有个同志揭穿了秘密,说道:
    “你这个小甘,真是乱弹琴罗!人家今晚上要结婚,你睡在这里算么事啊?”
    几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上面说的是罗元帅和林月琴结婚那天,发生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罗元帅的家,是个革命的家,他们的家庭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对于子女的管教,特别严格。
    结婚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罗荣桓担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以后,1938年冬天,奉命向山东进军。罗元帅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在东进路上生的,所以取名罗东进。罗东进出世以后,就在挑筐里和马背上,长途跋涉到了山东。
    到了山东,罗政委当了一一五师政治委员。根据地刚建立,环境很艰苦,经常要打仗。带着一个婴儿行军作战,太不方便。罗政委和爱人商量好,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直到罗东进五岁,环境比较稳定,才从老乡家接回来。
    孩子回到父母身边,自然很高兴。有一次,部队打了胜仗,缴获了很多战利品。有个破防毒面具,被战士扔在一边,罗东进拾起来当玩具,套在小脑袋上,跑到街上,又蹦又跳,又喊又叫,学着日本鬼子讲话:
    “巴格雅鲁!大大的有!……”
    一个老乡的孩子,被吓得呜呜地哭了起来。
    罗荣桓正好路过,首先哄着那孩子不哭了。然后抱着罗东进回到住房。教育他说:
    “东进!你太淘气了!你到老乡家里的时候,还不会走路,是老乡用高粱煎饼和地瓜把你喂养大的。老乡待你像亲生的骨肉,你刚从老乡家里回来,就忘本了!你这样对得起乡亲们吗?你懂不懂什么叫群众纪律呀?”
    小小的罗东进站在父亲面前,从父亲眼镜里,望着严厉的目光,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想哭又不敢哭,只得耷拉着脑袋不吭声。
    看到孩子的样子,罗荣桓又对东进说:
    “去吧!到里屋好好想一想,往后对老乡的小孩,应该怎么样?”
    这件事,在小东进的心灵里,打下了烙印。二十年后,他回忆说:
    “当时爸爸叫我去反省,是要我牢牢记住这次错误啊!事情虽小,给我的印象却很深。使我懂得一条根本的道理,要爱护人民,永不忘本!”
    1939年,林月琴又生了一个女孩,当时部队正从抱犊崮山区向南面的郯马(郯城马头)地区进军,这女儿就叫南下。
    1940年5月反“扫荡”,有一天夜行军,在过敌人封锁线以前,部队休息的时候,躺在挑筐里的小南下,忽然哇哇地哭起来。在静寂的夜空中,婴儿尖声的哭叫,显得格外刺耳,很可能传到附近日本哨兵的耳朵里,影响部队安全过封锁线。
    在这以前,我们很少看见罗政委发脾气。小女儿哇哇叫,却引起他恼火了。他严厉地对妻子说,一定要制止小南下啼哭!以免暴露目标。
    林月琴抱起婴儿,把她哄睡了,部队才继续前进,顺利地通过封锁线。
    这个在炮火声中出世、战争年月长大的小姑娘,不幸在全国解放后,十几岁就得病去世,这是后话。
    建国后,罗元帅家里,又添了两个女儿:巧丽和腊娜。罗元帅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的部长,工作很忙,身体又不好。可是他对儿女们的教育,一点也不放松。他经常对孩子们说:??
    “革命干部的子女,千万不要有优越感,才不会脱离群众。你们一定要平等待人,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特别对那些家庭有困难的孩子,更要和他们接近,多帮助他们、吃饭穿衣要首先想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共产主义的精神。”
    罗东进和妹妹南下读书的小学,在西郊新北京,离家很远。他们寄宿在学校里,每星期六回一次家。有个星期六,家里派小车去接孩子,罗荣桓发觉子,把孩子叫到跟前,严厉地对他们说:
    “这样不好!小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上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跟着,他吩咐家里的人:“往后不准用小车接送,让他们搭公共汽车,对孩子也是一个锻炼。”
    从那以后,罗东进和小南下上学、回家,都自己乘坐公共汽车。有一次没有搭上公共汽车,罗东进领着妹妹,从新北京走路回家。家里人看到天很晚了,孩子还没有到家,担心路上出了差错。罗帅也有点着急。孩子们终于进门了。罗帅看见他们满头大汗,衣服和鞋子上全是尘土,问明了原因,高兴地表扬他们说:
    “好,好,你们做得很好!青年人应该时刻锻炼自己,不怕吃苦。”又进一步教育他们:“你们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但是你们要记住,生活不要特殊化,要向工农子弟看齐。今天你们搭不上公共汽车,自己走着回来,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精神要发扬,要长远地保持下去。”??
    孩子们听了父亲的话,虽然不大明白这些话的深刻意义,但觉得爸爸说得对,都照着做了。他们捡了父母的旧军衣,改小了穿,穿破了打上补钉。小学时自己带饭菜,常常带着窝窝头。??
    罗帅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近来有进步,要坚持下去。”
    有一年暑假,罗帅到外地养病,孩子们跟着去了。有天早晨,罗帅带着三个孩子,在山坡树木里散步,看见好些孩子,在捡树枝,便对孩子们说:
    “你们看!这些农民的孩子,从小就喜爱劳动。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第二天,罗东进起得特别早,叫醒两个妹妹,跑到山坡上,帮助小朋友们捡干树枝。以后每天都这样做。小妹妹腊娜,跟小朋友最要好,不管走到哪里,都跟老乡的孩子一块玩,常常帮助他们割野草,捡柴禾,摘豆角……。罗帅知道了,表扬腊娜,对东进和巧丽说:
    “腊娜最小,干得最好,你们当哥哥姐姐的,要向她学习啊!”
    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罗东进已经上了中学。他自动报名参加水库的劳动。
    “东进,到水库工地要好好干活,”罗帅说,“为十三陵水库贡献力量,也是向劳动人民学习、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罗东进在工地上努力干活,受到表扬。回家以后,罗帅勉励他说:
    “这仅仅是开始,往后要经常积极参加劳动。劳动人民的肩膀都磨成死茧了,这是他们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是出力流汗养成的。要能吃苦耐劳,不要被艰苦困难吓倒,把自己慢慢锻炼成一个劳动者。”
    1959年,罗东进考上军工学院。罗帅感到这是孩子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必须对他作严格的要求。临行那一天,罗帅深情地对东进说:
    “东进,你要走了,要过独立生活,爸爸妈妈很为你高兴。你去的是军工学院,生活很紧张,思想上要准备吃苦。要处处靠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要加强政治学习,政治是灵魂,是方向。没有方向的航行,是会误入迷途的。”说到这里,罗帅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上为罗东进题词,让他随时带着。又嘱咐他说:“我国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你们要长志气,为国家搞出点成就来。”
    罗东进离开北京到军工学院。罗帅经常给他写信,督促他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工程技术。当罗帅知道儿子生活上有些问题,在信中教育他说:
    “你应该经得起考验,在党的教育下,正确处理个人生活问题,时刻把自己放在同学的监督下,严格要求自己。”
    第一学期放暑假,罗东进的成绩不大好,罗帅严厉地批评他说:
    “国家花那么多钱办学校培养你们,你不好好上学,对得起党和人民吗?”
    在严父的要求下,在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罗东进发奋学习,学业上有了很大进步。罗帅写信鼓励他,要他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教导:“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罗东进每次放假回家,罗帅都要叫到跟前,详细询问本学期的学习、劳动和联系群众的情况,发现缺点,马上给他指出来。特别在生活方面,罗帅对儿子抓得很紧,来回乘火车都要他坐硬座。有一年放寒假回家,乘客太多。罗东进看到一位老大爷没有座位,便主动让座。自己挤到过道边站了一天一夜,劳累和风寒,使罗东进得了感冒。回家后,罗帅知道他害病的原因,安慰他说:
    “东进,你做得很对啊!能吃苦,这很好。我们像你这样大,哪有火车坐呀?”
    1963年12月1日,学校通知罗东进,叫他马上回北京。罗东进脑袋里轰了一下,心情紧张地想:爸爸长期患病,妈妈从来不叫他请假回家,这次叫他马上回去,一定是病情恶化了!
    回到北京,罗东进赶到医院,看见亲爱的爸爸神志昏迷,心里难过极了,眼里滚出了泪珠。罗帅睁开眼睛,看了看儿子,嘴唇动了动,说不出话来。几天后,罗帅清醒了。看到儿子站在病床前,他问道:
    “东进,你是到北京来实习吗?”
    “不是,”罗东进说,是回来看爸爸的。”
    罗帅批评他说:“你不该放下学习,专程跑回来看我。”
    罗东进分辩说,别的同学父母病重,也允许请假回家探病。医生和护士也帮他说话。罗帅仍旧不以为然地说:
    “东进,你是革命干部的子弟,应该注意影响,严格要求自己啊!”
    12月14日下午,离罗帅去世前两天,巧丽和腊娜到医院,看到爸爸的病况,都止不住流出眼泪。罗帅让两个女儿坐在床沿,拉着她们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道:
    “不要……难过。……你们还小,要听……妈妈和哥哥的话,长大了……要长革命志气。”又吩咐罗东进说:“东进,要好好……带着妹妹,跟着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
    这些话,成了罗帅临终前的遗嘱。在他生命最后一息的时候,还惦记着教育子女,永远跟随共产党干革命。

1978年春写于北京  

庄严的典型

    罗荣桓元帅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无论从那一方面,都是我们的榜样,特别是作为一个高级首长,他那艰苦朴素的作风,鞠躬尽瘁的精神,更值得大家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环境困难,战斗频繁,工作紧张,生活艰苦,罗荣桓和士兵过着同样的生活。由于操劳过度,他得了肾癌,每天尿血,敌后缺医少药,山东治不了,去苏北也检查不清,他只好带病工作,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1946年夏天,他去莫斯科治疗,切除长癌的左肾,休养了将近一年。苏联医生对他进行复查,罗荣桓的肾功能仍有问题,还查出高血压和心脏病。医生要他到克里米亚疗养,他正准备去疗养,传来国民党军占领延安的消息,他改变主意,立刻整装回哈尔滨。
    回到哈尔滨,罗荣桓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狠抓二线兵团的建设,发展军工厂,加强后勤工作……带病到前线参加指挥了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四野大军南下,他走到天津就病倒了,只好回北京养病。1949年秋天,中央决定他出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又任命他为总政治部主任,还兼总干部管理部的部长。三个单位都是初建,工作量很大,健康人也吃不消,何况他是个病号呢!
    毛泽东知道了,曾在一份批件上写道: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
    1956年,罗荣桓病重辞职,在家养病。邻居贺龙看他除了散步,很少到户外活动,拉他去钓鱼。他开始不想去,贺龙又邀聂荣臻一同来劝驾,罗荣桓只得一同去。到了龙潭湖刚下竿,就有条大鱼咬钩往深水拖,把罗荣桓拉了个趔趄。贺龙赶快来帮忙,一边放线一边说道:
    “老罗,这叫放长线钓大鱼。”
    罗荣桓看着贺龙放线又收线,收了又放,反复多次,经过约半小时,才把鱼钓起来,一称,十七斤。罗荣桓感到兴趣,又怕公园吃亏。贺龙告诉他,一季给公园交几十元。他才放心继续跟贺龙去钓鱼,但下竿后脑子里却在考虑问题,鱼咬钩了忘了提竿。贺龙打趣地说:
    “老罗,姜太公钓鱼是愿者上钩。可是你呀,鱼咬钩了也不提竿。”
    罗荣桓听了,禁不住哑然一笑。
    1960年,罗荣桓重新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又拼命工作。1963年9月间旧病复发,心绞痛,血压不稳,肾功能不行,再次住进北京医院。
    肾功能衰竭引起尿毒症,要向腹内注射一千毫升生理食盐水,停半小时再抽出来。盐水注进去,肚子胀得像个鼓,他默默忍受。尿中毒浑身奇痒,只好做热敷,常烫出水泡,他一声不响。尿毒刺激肠胃,不能吃饭,吃了就吐,吐了再吃,一顿饭有时要吃四、五次。每当勉强吃进一点东西,他就带着胜利的笑容。说道:
    “又打了一个胜仗。看来对病也要抗!”
    他已经很难起床了,但还是一次次挣扎坐起来。林月琴把家里一把旧靠椅,装上四个轮子,拿到医院里,推着他在走廊里转。他多么想从这里走出去,再投身到火热斗争中去啊!
    他经常昏迷,同志们万分焦急。他醒来后安慰大家说:“人总是要死的,自然规律嘛!”许多老战友、党和国家领导人、元帅和将军们来看他,他都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好为党多做一点工作。朱德走到病床前,对他说:
    “荣桓同志,你还要和疾病继续斗争啊!”
    “这一次恐怕斗不赢了,实在斗不过去,也只好这样了。”他平静地回答。
    12月15日,病情更加恶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和邓小平等人,都指示医院大力组织抢救。为了准备输血,总参、总政许多年轻军官,连日来守候在医院里。下午,罗荣桓醒过来,拉着妻子的手说:
    “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又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吩咐道:“我一生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这一步是走对了。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1963年12月16日下午2时30分,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无产阶级忠诚的战士罗荣桓,心脏停止跳动,永远离开我们了!
    这天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集会议。开会前,他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默哀毕,他说道:
    “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德在《悼罗荣桓同志》诗中写道:

起义鄂南即治军,
忠诚革命贯平生。
身经百战摧顽敌。
留得丰功万古存。

叶剑英也写了一首悼诗:??

毕生战斗明敌我,
人类庄严一典型。
大业方兴公竟逝,
哀歌声里起雷霆。

1987年7月,写于北京。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罗帅照片资料尚未说明
《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
 昆鸡常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