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文集/第四卷 剧 本

蓝色的海湾

第四集
40

    画外音:“搬掉镇南山,填平水洼地的工程,在工程技术人员精心设计下,在成千上万建筑工作者日夜奋战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迅速削平了一座大山,填高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
    画面:工地上热火朝天,成排的推土机推动着沙石泥土,一架架挖土机用长臂抓斗掘起泥土装上大卡车,载运土方的大卡车来往奔跑,将载运的土方倒进洼地水塘……
    画外音:“建筑工人们在新填地上打桩施工,一座座高层楼宇,像雨后的春笋直入云天,宽阔的大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特区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
    画面:几十幢高楼大厦和平房矮楼一片新街市。中外银行的招牌,豪华酒家的门面,大商场橱窗里模特儿,相连。大小汽车在马路上穿梭来往。便道上的游客行人挨肩擦背。
    一处处建筑一半的高楼和正在打桩的工地参插其中,建筑工人们忙着施工。
    占地数万平方米的凌云大厦工地上,一个个挖孔桩好似一眼眼深井。
    吕志清、龙工程师和黄技术员,身着工作服,头戴防护盔,走近一眼眼挖孔桩跟前检查,看了几处孔井。走到另一处孔井,吕志清向黄技术员要来手中的施工图,看着问:
    “这个孔桩挖了多深?”
    女技术员:“十五米。”
    吕志清蹲着朝孔井下望望听听,对施工队长说:“请开动电葫芦。”
    队长开动电葫芦,吕志清拉着葫芦桶。
    龙工程师:“吕总,你想干什么?”
    吕志清:“下去看看。”
    龙工程师:“不是钻探过了?不要下去!”
    吕志清:“这里地质情况复杂,只做了一般的钻探,靠不住。”
    龙工程师:“你不能下去!”
    吕志清:“下去看看放心。”
    龙工程师:“要下去我下,我比你年青。”
    吕志清:“不行,我得自己看看。”
    吕志清钻进桶里,挥手叫队长下放。
    黄技术员跑过去阻止他:“吕总,不要下去!太危险了!上个月白沙工地一个工人下挖孔桩,发生塌方被埋在下面,你不知道?”
    吕志清:“我知道。”
    龙工程师:“知道了还要下?”
    吕志清:“这个孔井不会塌方,没有关系!”
    吕志清向队长挥手,将桶拉到孔井边坐进去,大声喊着:“放!”
    吊车将吕志清缓缓放入孔井,龙工程师、黄技术员和工人们,紧张地朝下望。
    一辆吉普车开到工地停下。韩振中下车走向人圈。问龙工程师:
    “龙工,吕总呢?”
    龙工程师指着孔井:“在下面。”
    韩振中:“乱弹琴!怎么让吕总下去?”
    龙工程师:“他怕地质有问题,非亲自下井看看不放心。”
    韩振中:“把他拉上来!”
    龙工程师:“既然下去了,让他检查完再上来。”
    众人屏着气息下望。一会儿,钢索摇动,队长指挥吊车上吊,吕志清从桶里出来,头盔和衣服沾着泥浆。
    韩振中:“吕总!乱弹琴!你不要命啦!”
    吕志清:“我怀疑这里地质复杂,果然不错,下面有流沙,要作特殊处理。”
    韩振中:“怀疑有问题,也不必自己下去嘛!”
    吕志清:“谁下去都一样。”
    韩振中:“你已经六十多岁了,不是十六岁!”
    吕志清嘿嘿一笑。
    韩振中:“深水码头后天要验收,咱们先去看看。”
    吕志清:“好的。”
    韩振中:“龙工一同去吧?”
    龙工程师:“行。”

41

    吉普车开出工地,在马路上行进。
    坐在后座的吕志清对韩振中,说:
    “韩副市长,这几年特区建了十八层以上高楼几十座,,大部分采用冲孔桩,设计部门都把单桩承载力定为250到300吨,这个保险系数会不会过大?如果单桩承载能力不是二百吨、三百吨,而是五百吨那么按照实际能力处理,我们规划中还要建筑一百多座高层楼宇,可为国家节省几千万元,减少桩基还可以加快施工速度。”
    韩振中:“你们总工程师室,搞个大型桩基载荷试验怎样?”
    吕志清:“我们是想搞个试验。”
    韩振中:“那就快搞,能为国家节约几千万元投资,该给你们立一大功!”
    吕志清:“特区有些地段,浅土层下面有很厚的花岗岩残积层,厚度达二三十米。根据以往经验,在这样地基上建八、九层高的建筑物,可以不用打桩。”
    韩振中:“你们一块做个试验,如果建七八层的住宅可以不打桩,可以节省更多的钱。”
    吉普车朝海滨大道驰去。

42

    刘小聪驾着出租汽车,在马路上飞奔。
    周艳艳坐在刘小聪身边,她点起一支烟,塞进驾驶员咀里,自己又点起一支烟抽着。
    前面一段道路积水,几个清洁女工正在在打扫积水,清除污泥。
    林秀环用手在掏挖堵塞的下水道漏孔。
    刘小聪驾车驰过,污水溅到女工们身上,阿梅追上去拦住车,嚷道:
    “你瞎了眼!溅了我们一身脏水!”
    “我不是故意的,你怎么骂人?”刘小聪毫不让步。
    阿梅:“明明看见有水还开快车,不是故意的?”
    几个女工走过去,围攻刘小聪:
    载个漂亮小姐兜风,瞧不见我们干活的!”
    “把他们拉下来!给我们擦干净!”
    “下来!下来!”
    清洁女工们怒叫下,刘小聪和周艳艳下车。
    争吵声惊动了掏污泥的林秀环,她走到小车跟前,问道:
    “吵什么?”
    这个开车的溅了我们一身污水,还有理呢!”阿梅告状。
    几个清洁工跟着嚷嚷。
    林秀环看看周艳艳,瞧瞧刘小聪,说道:
    “你不是小聪吗?”
    刘小聪:“林阿姨,你也在扫街?”
    林秀环:“街道脏了总得有人扫,要不你们跑车就不方便。”
    后面塞了几车辆车,响起一车喇叭声。
    林秀环:“上车走吧,免得妨碍交通。”
    阿梅:“就这样让他走了?”
    “对不起!我向你们道歉!”刘小聪向女工们鞠完躬上车,周艳艳跟着上去。
    小车向前驰去。

43

    吉普车开到新建的码头。
    港务站站长和建筑公司经理迎上来,和下车的韩振中、吕志清、龙工程师握手。
    众人拥着韩振中沿着码头走去。走走停停看看,检查建筑物的质量。
    吕志清问经理:“下面桩柱的质量怎样?”
    经理:“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达到优良标准。”
    吕志清:“能下去看看吗?”
    经理:“没有船怎么下去?我去找条船。”
    吕志清发现有架固定的铁梯,从码头栏杆沿着桩柱伸入海水里。高兴地跑过去,爬过栏杆抓住铁梯欲下。
    龙工程师:“吕总!下不得呀!危险!”
    吕志清:“没关系!我会游水。”说着倒退下去。下到近海面停下,观察着桩柱。
    韩振中和其他人全过来,俯视着下面的吕志清,都为他捏把汗。
    吕志清仔细察看完毕,慢慢爬上来。
    韩振中:“老伙计!我看你可以上杂技团啦!”
    吕志清:“看看放心,验收时候发现问题就麻烦了。”
    韩振中:“别人都说你是我的左右臂,你要是去见海龙王,我可成了独臂将军啦。”

44

    顺风小汽车出租公司会议室里。
    区建新、温家林、张老板、李小姐、鲁会计、吴师傅、女秘书和四个车队队长正在开会。
    区建新:“我们公司经过改革整顿,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职工收入也不断提高,现有小汽车一百五十辆,专线小巴三十辆,一家汽车修配厂,两间汽车零件商场,一个餐厅,固定资金两千万,职工五百多人。去年实现利税150万元,今年可望达到利税200万元。我们公司从二十多个人十几台车发展到现在这样规模,有的同志认为到头了,我觉得还不够。现在特区已经有十几家出租汽车公司,要生存发展就要竞争!我们公司还有潜力可挖,那就要彻底打破大锅饭,进一步改革!”
    温家林:“还要怎么改革?”
    区建新:“现在全国农村都实行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生产势头大好。我们公司为什么不能搞承包责任制呢?”
    温家林:“怎么搞呢?”
    区建新:“采取投标方式,将公司一百多台小车,包给公司职工经营,承包者每月给公司上交规定的承包费,公司除了发给基本工资以外,一切费用由司机本人承担。”
    温家林:“企业搞个人承包,上面有文件吗?”
    区建新:“没有。”
    温家林:“上头没有文件,同行没有先例,搞不好要犯错误!”
    区建新:“如果上头有文件,同行有先例,那是执行和学习,就不叫改革,改革就是要创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当然要冒一定风险,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温家林:“公司已经发展的不错,还是稳步前进,等等着再说。”
    区建新:“有这样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比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了百十年,应该迎头赶上,时间不等人,不能学小脚婆娘走路!实行单车个人承包制,加紧改革的步伐,对国家对公司对职工个人都有好处。”
    一队长:“小车包给个人,司机一定拼命拉座,不肯好好保养,容易搞坏车子!”
    另一队长:“单车承包,按月交承包费,勤快的司机问题不大,那些吃惯大锅饭,吊儿郎当的司机,恐怕不干。”
    区建新:“多拉快跑坏了车,要司机付修理费。车坏了耽误时间就会少收入,到头还是个人吃亏,算好这个账,司机就会注意保养。搞承包为的是彻底打破大锅饭,治治那些懒蛋!当然要做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在不愿意干的,只好请他走。”
    第三位队长:“个人承包以后,可能出现一种情况,有人为着多赚钱,日夜加班,有人怕完成不了承包费,也会少休息,过分疲劳容易出事故。”
    区建新:“要给大家打预防针,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出事故。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意见,请张先生谈谈。”
    张老板:“区经理提出单车承包责任制,是个好主意。我们香港的士公司的做法,跟这个差不多,公司和司机双方的效益都不错,我看行的通,希望早点实行。”
    区建新:“今晚上开个职工大会,把道理说清楚,让大家讨论讨论,公司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订出具体措施。”

45

    早晨,顺风小汽车出租公司停车场。
    纪大明走进停车场,将一辆小车开到出口处横起来,堵住出路。接着下车,将一张标语贴在车上,上面写着“反对单车承包方案!”
    看守停车场的门卫发现了,走出来说!
    “纪大明!你个人反对承包也不能把车堵在门口呀!”
    纪大明:“你别管!”
    门卫:“我负责停车场,我不管谁管?”
    钟全民、刘小聪和几个司机走来。
    钟全民:“别胡闹了!纪大明!把车开走!”
    纪大明:“不取消承包我就是不开走!”
    一司机:“对!单车承包不合理!”
    另一司机:“每月要交那么高承包费,每天还要交港币,我们还吃饭不吃?”
    第三个司机:“这不跟资本家剥削工人一样?”
    纪大明:“香港老板就是资本家嘛!”
    这时司机越来越多,议论,起哄,争吵,有的吵的脸红耳赤,互相挥动拳头……
    区建新和温家林走到停车场。
    区建新:“纪大明!我命令你将车开走!”
    纪大明:“区老板!你取消承包我就开!”
    区建新:“纪大明!你再调皮捣蛋,我炒你的鱿鱼!”
    纪大明:“炒吧!我正想辞职不干!”
    区建新对大家:“来!将车推开!”
    钟全民、温家林过来推车。
    区建新看见刘小聪:“刘小聪!你也跟着起哄!”
    刘小聪:“我,我……”
    区建新:“过来推车!”
    刘小聪看看纪大明一眼,勉强参加推车。
    纪大明的小车被推到一边,区建新对司机们说:
    “同志们!开放改革是党的政策,公司实行单车个人承包责任制,为的是打破大锅饭,改革不合理体制,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有些同志还不理解,可以充分讨论讨论,想通了再承包,暂时不通可以等一等,不勉强你们!今天照常出车,明天休息一天,上午党支部开党员大会,下午以车队为单位开会讨论,有什么意见请在会上提出来!”
    司机们纷纷上车,一辆辆小车开出停车场。

46

    韩振中在办公室里和区建新谈话。
    韩振中:“区经理,听说你们出租汽车司机闹罢工,有人说你在搞军事演习,到底搞了什么名堂?”
    区建新:“我看到农村个人承包很有成效,想彻底改革职工吃大锅饭,提高经济效益,搞了个单车承包责任制方案。有的司机怕担经济风险,有的司机吃惯大锅饭,不愿意改革,个别调皮的司机,故意开车堵住门口,闹了一场风波。”
    韩振中:“乱弹琴!出台一个新方案,要进行思想教育,做好动员工作,发动群众讨论。搞新的改革,也跟打仗一样,战前动员工作那一套你忘了?”
    区建新:“我们公司搞了几次改革,都比较顺利,职工都很满意,这次改革是急了一些,只开了职工大会动员,没有让群众反复讨论,这是一个教训。”
    韩振中:“现在怎样解决?”
    区建新:“全公司停了一天工进行补课,先打通党员的思想,通过党员做群众的工作,党员带头投标承包,群众跟着干,不到两天,一百多台车都包出去了。”
    韩振中:“搞了多久了?”
    区建新:“两个星期了。”
    韩振中:“情况怎样?”
    区建新:“大多数司机改变了拖拉作风,争取早出车晚收工多拉客,营业额明显提高,司机的收入也增加了。”
    韩振中:“汽车的保养会不会受影响?”
    区建新:“按照承包合同规定,谁的车坏了,谁负责修理,自己付钱。司机们为了避免金钱和时间受损失,能主动爱护车辆。”
    韩振中:“要防止多载客多赚钱,不注意休息,过分疲劳出事故。”
    区建新:“是的。韩副市长,现在我们公司历年积累的流动资金有三百多万,属于我方的有一百多万。我们想利用这一百多万,建一些国营企业。”
    韩振中:“有什么打算?”
    区建新:“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进口了许多外国汽车,可是进口车的零件很缺,而且价钱贵。我们想扩大改造修配厂,把它变成一座修配、翻新和制造进口零件的工厂,要进口一部分设备。”
    韩振中:“有外汇吗?”
    区建新:“我们历年收入的港币,除了少数留成,大部分上缴了。进口设备,需要批给我们一部分外汇。”
    韩振中!“不是有外汇调剂市场吗?”
    区建新:“外汇的比价太高了。”
    韩振中:“向市委打个报告吧。”
    区建新:“公司后面大片空地,是开办时候划给公司的。我们已盖了两幢宿舍楼还准备再盖两幢,钱吗?由职工们自己筹备。还有两千平方米土地,我们准备盖一幢十八层大厦,底层作商场,二三层做酒楼,四层当大宴会厅和舞厅,五层以上做客房,那地点靠近商业区,生意一定不错,估计三年后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韩振中:“资金怎么办?”
    区建新:“想向银行贷款。”
    韩振中:“这么大笔钱,银行肯贷吗?”
    区建新:“从前的贷款,我们全部还清了,还存了三百万现金,我看银行会贷给我们,不过建宾馆还要市委批。”
    韩振中:“你一块打个报告吧。”
    韩晓红没有敲门,闯了进来。
    韩振中:“爸爸!区叔叔!”
    韩振中:“晓红,你这个丫头,怎么不声不响跑来了?”
    韩晓红:“我想给你们一意外的喜欢。”
    韩振中:“你不是分配到省社会科学院,怎么跑到特区来?”
    韩晓红:“您不欢迎?”
    韩振中:“欢迎,欢迎,我的宝贝女儿!”
    可你也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呀?”
    韩晓红:“社科院办了一张《经济新闻》报,让我到特区当特派记者。(取出介绍信)这是我的介绍信。”
    韩振中看介绍信:“你这个丫头,不肯埋头研究历史,跑来出风头!”
    韩晓红:“这可是报社给我的任务。第一篇文章就是《韩副市长访问记》!”
    韩振中:“你靠边站吧!我一天到晚忙的头昏脑胀,麻烦多多的,你别给我添乱!”
    韩晓红:“这是省委唐书记指定的。”
    韩振中:“天皇老子指定的也不中!女儿吹捧父亲,像话吗?”
    韩晓红:“身正不怕影子歪,实事求是嘛!”
    韩振中:“要报导报导你叔叔吧!他那个出租汽车公司,从二十几个人十几台车,发展到现在三百多职工一百五十台车,经济效益好,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他是特区的改革先锋。近来又搞了新改革,实行单车个人承包,事迹很多,值的你大书特书!”
    韩晓红:“好啊!区叔叔,什么时候接受我采访呀?”
    区建新:“不行,不行!我们公司搞的单车个人承包责任制,还在试验阶段,吹出去会把牛皮吹破!”
    韩晓红:“你们这些特区功臣,都这样谦虚,难道叫我去写那些把特区当成冒险家乐园的人?去写那些跑来捞钱的人?去写那些小偷、妓女、走私犯吗?”
    韩振中:“这些社会渣子也要写,要用鞭子写,揭露他们的丑恶灵魂!”
    韩晓红:“先写这些我就要犯错误啦!领导上准说主旋律不对!”
    韩振中:“主要的写好人好事,写成千上万特区开荒牛,别把眼睛盯在几个领导干部身上。”
    韩晓红:“那我就完成不了报社交给的任务了。”
    韩振中:“好了,快下班了,中午我请客。”
    韩晓红:“爸爸请客,有什么好吃好?”
    韩振中:“到机关食堂吃水饺。”

47

    海湾大酒店907房间里。
    江士达给赵美美倒了一杯法国白兰地,说:“来,喝一杯!”
    赵美美接酒,二人饮酒。
    “江总经理,靠了您的批文,那货在香港出手了。”赵美美说。
    “赚了多少?”江士达问。
    “二百万港币。按照协议,你们飞达公司应得一百万,胡老板以贵公司的账号,存入香港银行。”
    赵美美从手袋中取出存单给江士达。
    江士达看存单:“九十万。”
    赵美美取出大信封:“这十万元是您的佣金,全是一千元一张的大票,您点点看。”
    江士达打开封口看了看,将存单放进信封,说道:
    “谢谢你啦!我的美美。”
    赵美美举起酒杯:“庆祝我们合作成功,干杯!”
    江士达举杯,二人碰杯,干杯。
    赵美美:“江先生,胡老板有单生意,想和飞达公司合作,不知道总经理有没有兴趣?”
    江士达:“什么生意?”
    赵美美:“出口硅铁、铝锭。”
    江士达:“这种货色批文不好搞。”
    赵美美:“有批文了。”
    江士达:“那好呀!货在哪里?”
    赵美美:“天津大港。”
    江士达:“有货有批文,出口就是。”
    赵美美:“还不行。”
    江士达:“怎么不行?”
    赵美美:“内地的卖家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江士达:“要多少钱?”
    赵美美:“一千万人民币。”
    江士达:“数目不大嘛!胡老板不在乎这点钱吧?”
    赵美美:“胡老板最近有几笔生意在做,资金周转不过来。当然啦,胡老板不是没有办法,好多公司都想和胡老板合作。胡老板想到飞达公司的信誉,有过愉快合作的记录,所以叫我来和江总经理通通气。”
    江士达:“怎么合作呢?”
    赵美美:“老办法,一家一半。”
    江士达:“目前飞达公司正投资房地产,要拿出五百万也有困难。”
    赵美美:“飞达公司后台硬,江总经理神通广大,这小小五百万人民币,还能难倒您呀?这一单生意做成,贵公司又有大批入息,您的好处费也不会少呀!”
    江士达:“赵小姐,让我考虑考虑好吗?”
    赵美美:“您考虑吧,我听候佳音,拜拜。”
    江士达:“这么晚了,还上哪儿去。”
    赵美美:“回家呗!”
    江士达:“胡老板在等你?”
    赵美美:“胡老板去香港了。”
    江士达:“有别的男朋友?”
    赵美美:“你真坏!除了胡老板和你,还有什么男朋友?”
    江士达:“那就别走了。”

48

    纪大明拉着一对青年夫妇,在大道上奔跑。
    女乘客:“司机!你能不能快一点?我们有急事。”
    纪大明加大油门,小车飞速前进。
    岔道上突然驶来一辆大卡车。小车来不及刹车,两车相撞,小车翻倒。
    一部救护车鸣着警笛,驰向出来事地点。
    救护人员抬出受伤的男女乘客,放上救护车。
    纪大明从车里爬出来,额头流血,腿部受伤,救护人员扶他上救护车。

49

    黄昏时分,刘小聪驾着小车,在郊外土路上行走,不平的土路使小车颠簸跳动。
    长途开车,刘小聪疲乏不堪,不断眨着眼睛,晃着脑袋。
    小车走到一家路边小店前停下,刘小聪下车,走进小店,向女售货员说:
    “给我一瓶啤酒。”
    女售货员拿了一筒可乐给他。
    刘小聪:“我要啤酒!”
    女售货员:“同志,您开车喝酒不好。”
    刘小聪:“你管的太宽了!我要啤酒!”
    女售货员给他一瓶啤酒。刘小聪付钱,用牙咬开瓶盖,咕嘟咕嘟将一瓶啤酒喝光。
    刘小聪走出小店。一个中年人向小车走来,问刘小聪:
    “先生,拉座吗?”
    “去哪里?”刘小聪说。
    “火车站。”中年人说
    “上车!”刘小聪打开后座车门,进前座。中年人上车,小车向前移动。
    小车在土路上颠簸前进,刘小聪迷迷糊糊地转着方向盘。
    在土路和柏油马路的交叉口,一辆拖拉机摇摇晃晃冲下来。刘小聪急转方向盘躲闪,车头撞到一棵大树上。

50

    小会议室里,莫祖道、邵维民、韩振中正和区建新谈话。
    莫祖道:“区经理,你们出租汽车公司,一天发生了两次恶性事故!乘客死了一个,重伤两个,你们两个司机也受了轻伤,问题太严重了!(拿起几封信)看看你是怎么搞的改革?职工们告你的状,说你强迫大家搞承包,不顾职工死活,将承包费订那么高,逼得大家拼命出车拉客,疲劳不堪!哪能不出事!区建新同志!你要赶快刹车!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职工们要求追究你的刑事责任!”
    区建新:“莫书记,出了恶性事故,死伤了人,作为公司经理,我有责任,如果依法要坐班房,我心甘情愿。把发生事故归罪于改革,要取消改革,这就不公平!实行单车承包一年来,营业额增加了一倍多,实现利税二百万元,职工收入也提高了一倍多,平均每个司机月收入一千多元,这是改革的成果,要取消改革再吃大锅饭,我想不通,请市委考虑。”
    莫祖道:“区经理,别忘了咱们是社会主义的特区!可你搞的那一套金钱挂帅的改革,和香港的出租汽车公司有什么分别?你那套改革,只能引导职工走资本主义的邪道,这次事故给你敲了警钟,你还不猛醒呀!”
    区建新:“出事故的两个司机,平时吊儿郎当,服务态度不端正,这怪我们教育得不够,我有责任。司机纪大明那天出事故,是因为开快车,刹车失灵。司机刘小聪出事故,是因为跑了长途过度疲劳,半路又喝了酒,情况都比较特殊,不能归罪于改革。”
    莫祖道:“这么说,你那套改革完美无缺啦!”
    区建新:“当然有缺点!我们也觉察到了,有的司机为了多载客多收入,白天晚上出车,不好好休息。我们正研究怎样改进,准备实行四车五人制,限制司机每天开车的时间。”
    莫祖道:“邵书记,韩副市长,你们也谈谈吧。”
    韩振中:“出了伤亡事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区经理,你应该从思想上深刻检查,是不是事业发展了,对国家贡献大了,胜利冲昏头脑?是不是摊子大了,钱赚多了,放松了管理教育?既然发现有缺陷,怎么不早打预防针?教训是严重的,人命关天呀!要认真吸取!应该发动群众深入讨论,把心里话倒出来,订出一套完善承包制的办法来。单车承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实行一年证明是有效的,不能因噎废食,回到大锅饭的老路上去。”
    邵维民:“我同意韩副市长的意见。关键是认真接受教训,制定一套措施,改进承包中的缺陷,不是取消改革,而是进一步改革。”

51

    区建新驾驶新型北京吉普车向火车站驶去。
    韩振中坐在他身边,韩晓红在后座
    区建新:“老政委,刘参谋长来了,我准备安排到我们东方红宾馆里住。”
    韩振中:“你们宾馆装修好了?”
    区建新:“十层以下装修完了,我们边装修边试行营业,这样可以取得一些经验,也增加经济效益。”
    韩振中:“是个好办法。”
    区建新:“餐厅开业一个月,几乎天天满座。我们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高中低档的饭菜都有。”
    韩振中:“饭菜有什么特点?”
    区建新:“有四川菜,北京菜,广东菜和潮州菜,都是地方风味,厨师从各地聘请来的,原料也是从各地运来的。今晚上我请刘参谋长吃便饭,请老政委和江大姐陪客。”
    韩振中:“小区,你不要破坏我的三不政策。”
    区建新:“今晚上请刘参谋长吃的是便饭,不是宴会。”
    韩振中:“现在各单位请吃的便饭、工作餐,还不是山珍海味、变相的宴会?”
    区建新:“刘参谋长和老政委都是我的老首长,刘参谋长难得来一趟特区,您陪老战友吃一顿饭,不能说是轻易赴宴吧?”
    韩振中哈哈哈大笑。
    韩晓红:“爸!你怎么这样死脑筋呀?”
    韩振中:“我故意逗你区叔叔,刘参谋长来了,他不请客我也得请呀。”
    韩晓红:“区叔叔现在财大气粗,当然该他请客。区叔叔,你光请爸爸妈妈,请不请我?”
    韩振中:“你这个馋丫头!”
    区建新:“你这个《经济新闻》的大记者,当然要请。不然你在报上捅我一下,我吃不消!”
    韩晓红:“请不请刘小聪?”
    区建新:“他……他在医院里怎么好出来?”
    韩晓红:“他头上的伤快好了,我上午就接他出院,到我家里了。他爸爸来了,不管他犯多大错误,总该让他们父子早点见面,对吗?”
    区建新:“晚上你带他一块去吧。”
    韩振中:“对刘小聪,你们准备怎样处理?”
    区建新:“公司研究过了,刘小聪平时表现不好,现在又出了这样大事故,多数同志主张开除。我也不好说什么。这都怪我对他抓得不紧呀!”
    韩振中:“刘小聪是个老司机,除了开车,没有别的专长,你们把他开除了,将来就业不好办。我看还是以教育为主,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在哪里摔倒,从哪里爬起来。”
    小车开到火车站停车场。区建新、韩振中和韩晓红下车,向站里走去。
    月台上,刘参谋长和警卫员走下火车。
    韩振中一行迎上去,和刘参谋长握手,一同向外走。

52

    宴会厅里,客人们吃完饭,女服务员收拾着圆桌上的杯盏碗碟。
    韩振中、吕志清和刘参谋长在一起谈话。林秀环陪着江素秋喝茶。韩晓红和刘小聪坐在一边。区建新来回走动,招待大家抽烟喝茶。
    韩振中:“吕总,刘参谋长想请你帮个忙。”
    刘参谋长:“吕总工程师,我们军部想盖一幢十二层的综合大楼,自己设计的图纸,想请你们审查一下。”
    吕志清:“可以。”
    刘参谋长:“明天我们营房处来一位工程师,请他找你谈谈好吗?”
    吕志清:“好的。”
    韩振中:“支援解放军,可不能收费。”
    吕志清:“当然,当然!我们义务拥军。”
    区建新看表:“时间还早,请刘参谋长逛逛夜市、看看夜景好吗?”
    韩振中:“老刘,累不累?”
    刘参谋长:“不累。”
    韩振中:“出去走走好吧?”
    刘参谋长:“客随主便。”
    韩振中:“老刘,你穿这套军服出门,大显眼了,有没有带便衣来。”
    刘参谋长:“有。”
    韩振中:“去换换装吧。”
    刘参谋长起身出门,刘小聪跟在他后面。
    江素秋:“老韩,我不去了。”
    林秀环:“老区,我先回家。”
    韩振中:“晓红,你陪妈妈回家,叫司机先送送林阿姨。”

53

    客房里,刘参谋长换了一套灰毛料中山装,边扣钮子边训儿子:
    “你这小子真没出息!在部队吊儿郎当,复员了要求来特区,说好好干,结果怎样?给你区叔叔添了多大麻烦!还是跟我回去!”
    刘小聪:“已经复员了,回去干什么?”
    刘参谋长:“干什么不行,回去再说。”
    刘小聪:“我不想回去。”
    刘参谋长:“怕丢脸呀?你已经给老子丢够脸啦!留在特区你也干不出好事!”
    刘小聪:“韩伯伯说了,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刘参谋长:“你能改好吗?”
    刘小聪:“我一定好好改过。”
    刘参谋长:“你这个德性能改好?我不相信!”
    刘小聪:“爸爸!你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痛改前非!”
    敲门声,区建新推门进来,说:
    “走吧!刘参谋长,小聪,一块去吧?”
    刘小聪:“我不去了,区叔叔。”

54

    区建新驾着新型北京吉普车,身旁是吕志清,后座坐着韩振中和刘参谋长。
    吉普车停在食街前,众人下车游食街。
    食街两边全是风味餐馆和小酒店。玻璃橱窗里游着生猛鱼虾,门口盆缸里放着活螃蟹、带子、海螺和白鳗……各家店铺门外屋顶闪烁着霓虹灯字号。
    食客游人拥拥挤挤,来来往往,进进出出。
    打扮入时的小姐们,在各自店口拉顾客抢生意。
    韩振中一行四人,在熙熙攘攘的人堆里穿来钻去,不断被拉生意的小姐们拦阻。
    刘参谋长开始进入食街,好奇地东看两瞧,几次被小姐们挡住,听不懂她们喊的广东话,既尴尬又厌烦,匆匆躲闪逃离食街。
    吉普车继续在大街缓缓行走。
    两旁的商场、酒家、宾馆、舞厅、卡拉OK……通过闪耀的霓虹灯映入眼帘。
    吉普车在凌云大厦门前停下。区建新领着大家走进热闹的大堂,上了电梯,电梯飞速上升,在50层停下。
    区建新领着三人进入旋转餐厅,选了靠玻璃窗的台位坐上。
    女服务过来,问:“先生,要点什么?”
    “喝什么?喝杯咖啡好吧?”区建新问三人,见大家点头,对服务员说:“小姐,来四杯咖啡。”
    服务员送来四杯咖啡。韩振中对区建新说:
    “建新,你是导游,给参谋长介绍介绍。”
    区建新:“刘参谋长,这幢凌云大厦总共五十层,是目前中国最高的楼宇。四层以下是商场,五层以上全是办公的写字楼。咱们这里是旋转餐厅,最高的一层。旋转餐厅一小时转一圈,在这里可以看到特区的全貌,也能看到香港新界,你看,山那边的灯火就是新界。”
    区建新讲话时,出现了高楼矮屋的万家灯火,横街竖道上一排行走汽车的车灯,远山那边新界的灯光。
    韩振中:“香港一个靠房地产发财的大资本家,听说我们要盖这幢高楼,预言靠我们的技术力量建筑不成,每天拿着望远镜在山那边看。咱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争了口气,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工了,而且创造了三天一层的高速度。建筑过程发生了一些技术问题幸亏吕总工程师坚持正确的方法,才顺利完工。建这幢高楼,吕总是有功之臣。”
    吕志清:“不能这样说,还是靠全体同志的努力和领导的支持。”

55

    吉普车开到一家豪华的夜总会门前停车场。
    区建新等四人下车,向夜总会大门走去。
    韩振中对刘参谋长说:“这幢大厦也是吕总工程师负责修建的,他费了不少心血!”
    他们走到门口,收票员伸手拦住,问:
    “先生,你们的票呢?”
    区建新:“哟!还没有买票呢!一张门票多少钱?”
    收票员:“一百港元。”
    刘参谋长悄声对韩振中说:“这么贵,别进去了。”
    区建新摸摸口袋,说:“糟糕!没有带港币,人民币行吗?”
    收票员:“不收!”
    区建新:“那怎么办?”
    刘参谋长:“走吧!”
    区建新:“你们夏经理呢?”
    收票员:“你认得我们夏经理?”
    区建新:“哎!劳驾帮我请他出来好吗?”
    收票员:“我去叫夏经理,谁看门呀?”
    夏经理从里面出来:“谁找我呀?”
    收票员:“这位先生。”
    夏经理:“哎呀!是区经理!什么风把你吹来?”
    区建新:“九级台风。”
    夏经理:“哈哈,区经理真会说笑,什么事这样开心?”
    区建新:“来了几个老朋友,带他们到夜总会开开眼界,身上没带港币,买不了票。”
    夏经理:“区经理肯来赏光,太荣幸了!还用买票?快请进吧!”
    区建新:“还有这几位呢!”
    “都请进!”夏经理说着,发现韩振中。“哟!韩副市长也来了!真对不起!让您久候了。”
    韩振中:“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从部队来的刘参谋长。”
    夏经理伸出手:“刘参谋长,幸会,幸会!”
    韩振中指着吕志清:“夏经理,认得吗?”
    夏经理:“好像见过面。”
    韩振中:“你在电视上见的吧!这位是咱们特区的总工程师,全国人大代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志清同志。”
    夏经理:“幸会,幸会。”
    韩振中:“夏经理,你们这幢大厦,这个夜总会的装修,都是吕总一手负责修建的,吕总费了不少心血,但是修好了,想进去看看可不容易啊!”
    夏经理:“韩副市长,您和吕总什么时来玩,我们都欢迎!快请进!”
    夏经理领着四个客人进夜总会,找了个雅座坐下,服务员送来饮料和茶点。
    舞台上,四个上身半裸穿草裙的舞女,随着音乐扭动着臀部。前面一对歌星唱着爱情歌曲。舞池里几十对舞伴跳着恰恰舞。
    刘参谋长皱着眉头看了一阵歌舞,又环顾了周围,站起来对韩振中说:“老韩,眼界开够了,走吧!”

图片欣赏